菊园新区平城路党建分中心党支部围绕新区“科技菊园 品质菊园”发展目标,依托“科创、人才、生活”三要素集聚优势,以平城路“红创街区”建设为平台,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商区、街区、园区、校区、站区等多方联动,为科创聚能,为人才服务,打造共享共融、宜居宜业城区。
一、产生背景
平城路双创街上不仅有嘉定区创新创业大厦、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嘉定分中心、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嘉定分院等优质科创平台,两侧还集聚了轨交11号线终点站、日月光商业中心、实验小学、中心医院、新微大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嘉定人才公寓等丰富优质资源。
2017年10月平城路党建分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并成立党支部。分中心作为平城路枢纽,以党建串联起区域内外资源,以更加积极、开放、共享的环境,对接人才服务要素,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推动科创融合发展。
二、主要做法
摸清街区基本数据,“对症下药”做好对接。分中心支部在新区组织科、社工委办公室、经济城、区双创大厦菊园党群驿站等单位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对平城路“红创街区”中近百家企业进行了党员和党组织等基本情况的底数排摸。排摸走访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企业的基本情况,还将企业和员工的一些诉求、困惑记录了下来,形成需求清单。曾经多方联系为4名组织关系挂靠在单位注册地或居住地的企业党员解决了不方便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
深度挖掘整合资源,搭建有效服务平台。分中心党支部与上海嘉定住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清控科创公司党建共建,为人才、科创企业免费开放活动阵地;搭建需求项目“第三方”平台,促成近40家中小微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对接,牵线其他共建单位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各类培训、义诊服务、子女入学咨询等;开设“青年党员课堂·白领学习驿站”,且每月推出两份活动菜单,企业青年党员和青年人才按需选择党课讲堂、亲子阅读、茶艺、烘焙、健身瑜伽等常态化服务课程。
打破区域有形围墙,形成共享共融生态。党支部对科创和人才的支持服务收获了反哺街区的“项目清单”,形成了区域共享共融的城市生态。平城路沿线的科研院所、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等“认领”了科普教育宣传、科创基地建设等项目;人才公寓福临佳苑中10余名青年人才加入了分中心党支部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参与沿街社区及共建单位的公益服务项目。街区里更多的人走近科学,人才中更多的人融入街区,科创、人才、生活的粘合度日益增强。
三、工作成效
凝心聚力,构建同频共振体系。平城路分中心党支部立足实际,着眼中心,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共识,以项目共商共建模式,促进了区域党建共建的互联互通,形成一家亲一盘棋格局。
牵线搭桥,实现区域共融突破。平城路分中心党支部挖掘整合区域资源,以多方位的项目服务导流,逐步打开区域单位的“围墙”。并将区域优势资源通过支部搭建平台,转化为服务人才、企业和科创发展的“土壤肥料”,使区域化党建工作实效取得新突破。
内外互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平城路分中心党支部共建共享机制的引导下,区域内的青年人才、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参与治理中,内外互补的“红利”广泛辐射进城市每个角落,不断推动和提升区域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