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如何用活用好本土资源,生动诠释嘉定历史、马陆故事,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魅力?嘉定新城(马陆镇)积极整合红色资源、用好各类平台、创新活动方式,通过演绎“舞台剧”、打造“故事汇”、拍摄“微电影”等形式,让全镇党员在时空交汇、实境学习中品味红色历史,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鲜活,触动人心。
演绎“舞台剧” 缅怀革命先烈
“我死也不会出卖同志的,加入共产党的第一天起,我就已经做好了献身给革命事业的准备。中国共产党万岁!”舞台上,一位手镯镣铐、血透衣衫的年轻人面对敌人黑幽幽的枪口,迸发出视死如归,响彻云霄的呐喊声。日前,红色革命题材舞台剧《烁燃的青春》正式上演。1928年5月15日,作为嘉定县委委员兼共青团嘉定县工委书记的廖家礽,在领导嘉定“五抗”斗争失败后,被敌人杀害于嘉定西门外高义桥时年仅19岁。“过去只知道廖家礽这个名字,但对于他的事迹以及嘉定‘五抗’斗争等历史知之甚少,观剧后,人物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对于家乡的这段历史也产生了兴趣。”这是观演后,一名青年党员的体会。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让红色文化从视野直击心灵,嘉定新城(马陆镇)精心编排,将廖家礽烈士的生平事迹搬上舞台,分为少年求学、光荣入党、领导斗争、英勇就义等篇章。一声声台词荡气回肠,一幕幕表演感人至深......在舞台上的精彩演绎中,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此外,嘉定新城(马陆镇)于今年重新修缮了廖家礽烈士纪念馆,同时拍摄了《青春在烈火中永生》行走党课、《十九岁的不屈英魂》情景党课等视频,并通过实地参观、远程电教、主题党日等活动,寻迹党史,缅怀先烈。
打造“故事汇” 讲述伟人生平
“1966年,我在武汉跟随毛主席畅游长江,毛主席亲切询问我的工作情况,还给我点‘赞’,小伙子了不起;周总理每天工作时间将近18个小时,上午8时睡觉,12时起床,批阅文件、开会、谈话、接见外宾等,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日前,“我在中南海十年”——《老陈故事汇》在马陆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讲。相比于传统授课的“照本宣科”,曾是中央办公厅速记员的包桥村退休党员陈宽宏有“先天优势”,有机会和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零距离”接触,因此他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惟妙惟肖,让观众走近一个个既可敬又可爱的国家伟人。陈老说:“希望把在中南海的回忆和感受,分享给大家,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代代相传”。
“四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故事”宣讲是重要形式之一,如果讲述人是亲历者和见证者,其宣讲无疑将更加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为此,嘉定新城(马陆镇)充分挖掘辖区资源,寻找社区“能人”,打造“红色故事”宣讲小队。除了陈宽宏之外,还有曾在西藏工作30多年的立新村退休党员倪惠康,讲述“我和孔繁森”的故事。1979年,倪老在西藏自治区检察院工作,孔繁森进藏担任西藏自治区岗马县副县长兼任岗马县检察院检察长,两人有过工作交集。“平易近人,热情厚道,口头禅就是‘有事吗’?你有困难,不等你张口,就会主动出手帮忙......”倪老回忆着对“模范党员”孔繁森的印象。在他的娓娓道来中,大家一起缅怀孔繁森同志,学习孔繁森精神。据了解,近期,“红色故事”宣讲先后开展20余场,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欢迎。
拍摄“微电影” 记录“时代先锋”
“我们村的发展,不仅要抓经济、抓管理、抓环境,还要抓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希望大家多支持村里的工作......”在北管村乡间小道上,落日余晖,绿树青葱,一名黝黑朴实的中年男子与村民亲切交谈着。不远处,道路两旁的商户华灯初上,人影婆娑,处处透露着新农村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日前,以全国人大代表、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为原型的微电影《三不怕书记》正式“杀青”,镜头中出现的中年男子则是由专业演员扮演的沈彪书记。电影讲述了沈彪担任村书记30多年来,如何将当年村年收入为负20万元“贫困村”,发展至如今村可支配资金3200余万元,固定资产近2亿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微电影也讲述了沈彪书记个人奋斗的心路历程,通过以小见大、以微见著,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沪郊农村的发展变迁。
在创新“线下”学习载体的同时,嘉定新城(马陆镇)同样注重“线上”平台,特别是聚焦身边的新时代“先锋”,以“微电影”形式深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用温纯深润、质朴动人的情感来推进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让受众在“品读”人物的同时,感受社会变迁脉动和自我初心的坚守。除了《三不怕书记》之外,日前,嘉定新城(马陆镇)还在紧锣密鼓筹拍微电影《马陆葡萄的守望者》。该片以嘉定区第六次党代会代表、马陆葡萄研究所副所长王素青为原型,讲述了一名留沪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克服种种难题、创新种植技术,用自己12年青春,悉心培育马陆葡萄品牌的故事。通过聚焦小人物的成长与奋斗,也同样折射出马陆葡萄30多年爬坡过坎的发展历程。据了解,这两部“微电影”完成拍摄以及后期制作后,将上传“上海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及相关网络媒体,通过线上观摩的方式,传递人物初心,感受时代脉搏。
知史以明鉴,初心守担当。嘉定新城(马陆镇)充分发挥“家门口”红色阵地作用,用党员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的“时代语”“身边事”“活教材”量身定制实力圈粉的“四史”学习教育内容,让党员在感同身受中强化党性、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