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华亭镇:抓出“人”的关键作用 激发“干”的振兴力量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11-22 点击数:

华亭镇党委组织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华亭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人”作为振兴主力,把“干”作为振兴主线,着力解决“基层干部劲不足、乡村人才留不住、党员作用不突出”问题,切实推动组织工作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集聚乡村振兴新力量。

群雁领航,筑牢振兴堡垒

镇党委坚持分类施策、分层推动,狠抓队伍建设,确保各级干部在振兴一线真干实干。镇级力量沉下去。建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联村责任制,每周一次班子集体实地走访,以党委示范带动全体跟上。围绕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开设干部成长实践营,先后选派108名后备干部、储备计划人才、选调生等入驻重点难点村,参与、支持示范村创建和农旅项目建设。选好能人挑大梁。注重选拔多岗位历练、精于发展、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优秀人才担任村级带头人,今年村“两委”换届,成功实现100% “一肩挑”,实现村“两委”成员100%大专以上学历。聚焦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等,镇党委在各村设立“书记项目”,压紧压实书记“第一责任”。目前,全镇10个村已有2个成功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4个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两委”班子干起来。全面实施换届后“开门第一事”,在生态农业建设、整体民宅风貌提升等10个实事项目中,落实“发布-督办-评价-宣传”管理闭环,6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完成一件实事。系统开展“育林工程”带教优训,形成在现场学、在一线带、在解题中教的村干部培养体系,常态推动实践能力提升。

聚才引智,注入振兴活力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镇党委紧扣乡村发展实际和长远规划,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意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华亭热土。广开渠道引才。实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和多家农业研究院、上海交大等高校,建立引智合作平台,成立华亭“智援团”,立足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艺术实践基地,开展“政校合作”项目,为重点项目推进提供人才支撑。连续5年实施“归雁计划”,吸引本乡本土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青年等回乡创业,形成79名人才回流储备库。多措并举选才。探索人才选用机制,完善“建库储备、实习锻炼、招录使用、典型培育”的人才工作链。开展两届“华亭十大匠心农人”评选,在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中成功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带动全镇农户共同打造特色农业、发展农业旅游,涌现出杨叶新、陆云亭等一批市级劳模、优秀党员和“五四”奖章获得者。贴心服务留才。探索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出台支持引进农旅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创新创业工作经费和安家生活补贴。完善乡村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人才制度,为乡村高层次人才配备2名人才专员,积极发挥“嘉定人才服务小管家”平台作用,及时解决企业和人才的实际困难。

先锋聚力,提升振兴实效

镇党委坚持把充分激发党员先锋力量放在现场、做在经常,持续推动振兴发展取得实效。在重大项目中护航。把支部建到项目组,在全市首个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乡悦华亭”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构建指挥部、项目部、党支部“三位一体”的党建融入机制,切实把各参与部门和单位党员有效组织起来。在特色产业中带头。强化示范联建,建立农旅单位“红+绿”联盟,整合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资源,将党群服务站点打造为田园旅游新标识,全镇年均吸引游客40余万人。深化农业合作社党支部建设,注重在农业合作社社员、返乡创业新型职业农民中发展党员,激励引导党员带头创业,带动白米、白瓜、白蒜“新三白”农业经济发展。2018年以来,全镇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1%。在治理服务中表率。成立“亮旗帜”等7支“红领”队伍,开展“树红色急先锋”等7项“红领”行动,实现“先锋行动”覆盖全镇。在推进农民集中安置过程中,建立8个党员责任区,并同步构建“亭·院治理联盟”等五大自治共治载体。深化党员亮牌工程,全镇1300余户党员家庭挂牌、明责、亮身份,在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中作表率,党员成为了华亭乡村振兴的“先锋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