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镇党委立足产业基础、人文特点和自然资源禀赋,以伏虎村成功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下好党建引领“三步棋”,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徐行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型农村建设不断夯实基础。
下好产业发展“核心棋”赋能乡村振兴硬实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徐行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把提升村域发展硬实力作为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强载体、聚要素,推动实现“产业兴”。发挥党员致富能手引领示范作用,全域推行水稻绿色生产技术应用,成功探索水稻种植与青菜制种轮作的创新模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伏虎村党总支引进“红美人”特色种植,打造万紫千红生态园,利用水乡农宅开辟星空屋、紫藤苑、顶端艺术等乡创项目。
惠民生、办实事,推动实现“百姓富”。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建立农业园经营新模式,建立村集体经济壮大机制,通过对农业园腾笼换鸟,助力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注册“徐行·紫藤村”,建设农业园区和农家庭院相结合的紫藤孵化基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和乡村工匠等资源进村入组,引导工作室挂牌、事务所落户,打造乡创试点村组,让闲置农宅实现租金收益。
补短板、促提升,推动实现“乡村美”。着力加强村级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努力当好美丽乡村建设带头人,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以队伍建设为根基,建立“一品、两网、五队”长效管理机制,消除环境、卫生、安全、治理、建房等方面顽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推进水环境治理、公益林建设和道路系统优化等实事工程,让村民有获得感和感受度。
下好基层治理“关键棋” 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党建引领有力度,基层治理有温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凝聚乡情乡愁,回答好“历史之问”。以“党建+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精心打造全镇首个村史馆,通过展示反映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发展的老物件、老技艺、老照片,记录发展变迁,涵育乡土文化,树立文明乡风。围绕国家级非遗黄草编织文化产业,发挥镇属草编公司资源整合的优势,引入微笑草帽等市场主体,力求在文化韵味、品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推行共享共治,回答好“时代之问”。以“客堂汇”为基础,在全镇党组织内设立“党群议事堂”,通过“早议事、早知道、早解决”的三早方式,每月召开议事会议,明确村干部负责商议研究具体操作,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参加,加强与村民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动村民从“要我美”到“我要美”的转变,引领群众自主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奏好乡村建设人人参加、环境提升人人参与、乡村治理人人有责的“自治、德治、共治”三部曲。
服务尽善尽美,回答好“人民之问”。伏虎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指导推进整个平移归并工作,创新“平移建房自治工作小组”工作模式,每周召开小组周会,以“小会解决大问题”促进项目工作上下联动。建立村干部联系平移户制度,力求做优做实为民服务的文章。
下好联动发展“融合棋”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以党建为纽带将村与村党组织串联在一起,联合建立“田园党建联合体”,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带动引领乡村蝶变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整体打造西部田园,引领联动振兴。以“党建+”为抓手,深化探索村村联建模式,结合镇域西片现代农业基础优势和较好的乡村机理,对伏虎、大石皮、钱桥、徐行四个村实施连片打造,重点推进“西部田园”专项建设,从道路、水系、村落、文化、农业、绿化等17个重点项目和9个重点村民组进行整体提升 ,形成片区布局合理、乡村生态宜居、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健全的基本格局。
全面创建美丽乡村,夯实示范基底。镇党委研究制定《全覆盖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方案》,以伏虎村为示范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明确到2025年底10个村全覆盖完成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目标,按照“整体储备、批次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优化提升村容村貌、重点线路,整体实现“连片成景”和全覆盖创建。
积极探索农民建房,建设美丽家园。徐行镇党委立足农民建房大计,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根本性改善措施,研究出台《徐行镇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围绕“听民意、定风貌、配设施、节资源、推自治、予奖补”等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形成“顾百姓需求、顾风貌设计、顾资源整合”“房屋自建、资金自筹、村宅自治”的农民建房“三顾三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