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江桥镇:用“身临其境”演绎“最坚强阵地上的沉浸式党课”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05-18 点击数:

为了给党员的学习教育带来新变化、新活力、新气象,嘉定区江桥镇积极探索“党建+文化影视”的融合,立足时代主题、探索时代传承、融入自身肌理,以“党课+角色扮演”的形式推出沉浸式党课——“觉醒·新时代”。

立足时代主题,打造“党课+角色扮演”的品牌标杆

贴上“年代感”的标签,用“党建+文化影视”的创新表达方式能够赋予党课学习的时代性特点。以党史元素贯彻党课主线。“觉醒·新时代”主题党课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原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成立中国共产党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引导学习党员深入感悟这段历史中的精神谱系,在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创新形式吸引青年参与。一方面,通过观看电视剧《觉醒年代》让参与的党员做好“课前预习”,了解剧中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如“觉醒秀”和“百年传声机”环节需要参与者做好预习工作,查找更多党史资料。另一方面,以“党课+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通过身穿民国服装、进行角色扮演,让主题党课变得‘好玩’才能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党课的学习效果。”江桥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介绍。以文创周边营造学习氛围。主题党课为学员们配备了具有《觉醒年代》氛围感的周边文创道具,不仅是为了营造氛围,更是主题党课道具,如抱枕、笔、帆布袋、笔筒等学习用品。

探索时代传承,丰富“党课+角色扮演”的创作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觉醒·新时代”沉浸式党课正是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以场景转换实现时代传承。通过跨越时空的场景设置,把一百年多年前的北京大学搬到党课现场,打造全新的党课场景体验。此外,活动环节中也设置了各大学科科目,真实还原上世纪青年学生在大学校园内的学习氛围,与当代青年党员形成时代共鸣,在传承中开展沉浸式学习。以文化融合实现时代传承。该党课除了以《觉醒年代》的剧情和党史为创作背景,还创造性地在一些环节中融入了江桥镇本土文化和时政知识。正如,“画述百年”环节中可以以画画的艺术手法去传播本土文化。以行业发展实现时代传承。该党课还可以根据参加党员的行业特点进行更具结合自身的调整,让党课赋予了更多包容性。如在“画述百年”环节中不仅仅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还可以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现场创作。正是这样的创作设计,“觉醒·新时代”才更具备时代的传承。

融入自身肌理,传递“党课+角色扮演”的奋进力量

党课的学习只有真正融入到自身肌理,才能让真正检验学习的成效。如何摆脱说教式的学习教育,让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为学员们提供精神伟力?将精神谱系与时代思想形成共鸣。“觉醒·新时代”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衍生出来的精神谱系是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精神伟力。面对百年变局,新时代的党员群众同样需要从党课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基层治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开新局、应变局。将剧中剧情与社会话题形成共鸣。正如“百年传声机”环节中,选取了诸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年奋斗等话题,但是这些话题同样是当下热门的时代热点。通过党课体验,不仅可以学习到百年党史,还能从党史中感悟社会的时代传承。将剧中人物与学员自身形成共鸣。每个人都会经历28岁,因此结合剧中人物年龄特点,该党课设置了“28岁的我”这样一个环节,以“假如今年的你是28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一话题,让参与的青年党员共话奋斗的青春,在沉浸中找到自我革新的空间,传递奋进的动力。

为持续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觉醒·新时代”沉浸式党课还将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主题教育,丰富更多创作空间。嘉定区江桥镇将持续强化党课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的作用,不断推陈出新,创作更优质的沉浸式党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