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嘉定区江桥镇党委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力量整合、资源融合,在教育方式、学用转化等方面创亮点、求突破,不断浓厚学习氛围,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建设高能级、高品质的北虹桥商务区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撑。
找准学习阵地“切入点”,汇聚多方资源
按照“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党员教育提档升级。延伸阵地触角。坚持“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持续优化党员教育阵地建设,通过构建“1+2+57+2”教育矩阵,即1个党群服务中心、2个邻里中心、57个村居党群服务站、2个“融立方”党群服务点,确保党员学习有教室、活动有场所、交流有平台,形成党员教育的全域辐射效应。统筹师资力量。全面梳理、集结全镇师资资源,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镇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人物、离退休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纳入师资库,组建“HONG青春”江桥青年讲师团、梅源百姓宣讲团 “HONG”领讲师团等党课师资队伍,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宣讲格局,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优化资源供给。依托“上海江桥”、微信群等媒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将理论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5大类学习资源、70节课程上传至平台,满足不同类型党员学习需求。
紧扣学习体验“主干线”,创新教学模式
综合运用沉浸式、文艺范、游学式等教学模式,推出内容有“党味”、形式有“趣味”、效果有“回味”的特色课程,让学习“入脑入心”。推出“沉浸式”党课。以“党课+角色扮演”的形式推出沉浸式党课——“觉醒·新时代”,让党员收获更加充实、感受更加立体。同时,组织开展“学习正当时”强国擂台赛、点亮“理”想——理论灯谜、“寻迹江桥·展望北虹”江桥这十年摄影主题展等学习体验活动,以更丰富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鲜度。创新“文艺范”党课。积极探索“党建+艺术”的融合,以音乐剧、表演唱、快板等形式,推出“HONG心闪闪”微课堂,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感悟思想伟力,延展学习深度。开展“游学式”党课。通过深度串联融合本地红色地标,在8条“行走江桥·人文修身”红色资源路线图基础上,开发出“北虹空间”新游学路线,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让党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真切感受到北虹桥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推动党员学习教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拓宽学习维度。
扩大成果转化“影响面”,提振实干担当
以“党性锤炼”为根本,通过身边人带头、扩大宣传面,引导广大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经济发展等,推进党员教育转化为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讲好身边故事。在基层治理、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挖掘政治过硬、群众认可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党员,并通过公众号“藏龙卧虎”专栏集中展示典型事迹、先锋故事,让辖区内党员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营造实干氛围。把党员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下沉网格一线,担任“片长”“网格长”“网格员”,做好环境整治、帮困扶贫等工作,在直面问题、直面矛盾中,提高联系服务群众、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将表现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大力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尚先进、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办好民生小事。以“楼组党建”行动为契机,打造红色议事厅、楼道意见箱、楼栋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深入了解群众诉求需求,并通过设立“一岗一区”、实施“一队三亮”、建立“一组双长”等方式,引导在职党员围绕群众身边的“小事”“琐事”亮身份、作承诺、出行动,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