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路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全面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立足思想看实践,管出学习贯彻新征程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大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厚氛围。分层分类针对学。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联系村组带头上党课,结合履职畅谈交流学习感受。邀请村内老党员、镇“红色动力”微型党课讲师开展红色微宣讲,在领学促学带学中升华思想、凝聚共识。线上线下结合学。线上利用上海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知识闯关赛等载体,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做到应学尽学。线下通过主题展板、宣传橱窗、村组广播等媒介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党建共建交流学。联合党建共建单位一同策划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通过红色观影、主题汇报等形式,整合共建单位资源,丰富课程清单与学习体验。
立足“百管”看成效,管出基层治理新气象
坚持“四个百管”工作法,包括创新共治“百家管”、村民自治“百姓管”、为民造福“管百事”、长效机制“管百年”,管出基层治理新气象。常态长效,精细化治理破解建房、租房、管房的“三房”问题。今年,计划完成“百姓宜居家园”二期项目竣工入住,三期项目进场建设。围绕“翻建有质,出租有序,管理有力”的建设目标,搭建平台听民议,聚焦建房大小事,充分倾听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积极拓思路借外力,探索与企业联动的整屋出租模式,共同做好“公益暖心房管家”。坚持先承诺辅监管,每份依规装修承诺都由村民、村民组长、装修方、村委会四方到场见证,采取服务与约束并重的方式,解好新房三道题。智管智享,数字化治理助力“一网统管”全村事。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全村设有240余个摄像头与2个高空瞭望摄像头,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同步整合人口管理、消防监测、社会治安、企业排污等实时监测功能。在强化硬件设备同时,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以村民组为基本单元,划分8个小微网格,建立村、组、个人“三分钟响应圈”,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萌芽。党建引领,赋能式治理打通百姓宜居最后一米。积极推进村组党建,组织先锋服务队亮身份、亮行动,让“老乡亲”拥抱“新家人”,让欢声笑语从“老宅舍”传入“新客厅”。联动周边5个行政村党总支深化“C+C”区域化党建联盟,相互借鉴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协力推进村民组封闭式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消防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整体环境。
立足“百园”看发展,管出乡村振兴新样板
坚持“四个百园”发展路径,分布推进“百企产业新园”“百花生态公园”“百姓宜居家园”“百管文化乐园”建设。精心筹备谋全局,聚力擘画宜居图。以政府建配套、村里给奖励、村民自愿建为原则,2020年9月启动姚家村民组一期农民住房集中翻建,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统一配套、统一施工。目前,加快建设二期三期项目,满足老百姓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安居心愿。优化升级出实招,创新打造产业路。坚持先筑巢后引凤,以“五违四必”、仓储物流和散乱污企业整治为契机,加快劣势企业减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引进各类优质企业8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2家。围绕生态+、文化+、互联网+等要素,培育文创、科研、医疗等产业,已有20余家科技型企业入驻,以“2.5产业”为主导的百企产业新园正茁壮发展。河林田草齐联动,奋力打响生态牌。先后建成党建文化公园、法治主题公园、宅舍文化公园等14个形态功能各具特色的生态公园。以建设“村在林间,林在村中”的生态村为目标,打造家家养花、户户有绿,人人参与的百花生态公园,全村绿化面积已达1200余亩。四是多措并举强阵地,统筹弘扬北管情。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建成修身广场、篮球场、门球场和党群服务站,未来将建设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共享健身房等。目前正在筹建乡村型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百米”。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乡村振兴道路上,千帆竞发,奋楫者先。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将秉持百管初心,耕耘百家事,建功新“四园”,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北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