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马陆镇白银社区:“楼”在一起 “微”力无限 让“小楼组”成为“一家人”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09-01 点击数:

随着嘉定新城建设发展,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居民相聚于此,如何激活小微网格楼组末梢,让新居民成为新家人?嘉定区马陆镇白银社区以天鹅语小区49号楼为试点,开展“楼组一家人”共治项目,以“六微行动”为抓手,从组织体系、自治阵地、服务管理等要素入手,努力打造紧密联系、守望相助的治理共同体,让小楼组成为一家人。

织密“1+2+N”体系,夯实红色“主心骨”

49号楼栋共有四十余户家庭,一百余名常住居民。有序做好骨干遴选、队伍组建、人员凝聚等工作,推动党的工作向楼组延伸,为楼组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建引领强队伍。通过排摸,该楼栋有在职党员十余名。依托这一优势,建立“1+2+N”组织体系,即1个党的工作小组、2名楼组长、以及若干共治骨干。其中,两名在职党员分别担任第一、第二楼组长,与居委社工、物业人员、社区民警、家庭医生、居民志愿者以及公益律师共同组成自治队伍,为推进楼组服务管理提供坚强后盾。楼层包干建机制。楼组内推行“楼层包干”制度,并有居民志愿者协助,日常开展宣传、巡查、协调等工作,确保党员分布全楼层、责任区划分全覆盖,持续提升楼组治理能级。先锋带头亮身份。利用一楼大厅,公示楼组公约、共治章程以及物业、社区民警等“管家”力量;同步利用居民信箱、居民群等,引导党员线上线下亮身份、亮承诺。实施楼组党员“先锋值日生”制度,定期开展楼道堆物整治、安全隐患排查、邻里纠纷调解以及特殊群体联系服务工作等,将党员先锋作用发挥融入日常。

打造公共“会客厅”,架起邻里“连心桥”

依托楼栋架空层场地资源,打造楼组公共“会客厅”,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兼具文化娱乐、议事共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功能,架起邻里“连心桥”。漂流书屋“香”。发动居民捐出闲置图书,设置爱心“漂流书屋”,打造“书香楼道”。书架上摆放党建党史、社会科学、人文历史、生活综合等各类书籍,居民自行登记,就可免费借阅,营造了楼组读书爱书的良好氛围,也串起了邻里联系纽带。文化长廊“雅”。为更好唤醒楼组“会客厅”活力,挖掘楼组居民特长,打造楼组文化长廊,由居民自主创作、积极响应,在长廊内定期陈设更新书法、国画等作品,增添文化雅韵。同时,定期开展墨香书法、艺术插花、焙烘课堂等活动,丰富楼组居民生活。楼组议事“融”。线上设置楼组微信群,多渠道收集楼组居民的意见需求。线下建立楼组“议事厅”,将议事与管事有机结合,每季度开展一次共商共议例会,发挥楼组“四事”功能,即商量楼组大事、调处邻里琐事、解决各家难事、办好各类实事,引导居民一起想、一起做、一起帮、一起乐,共同解决邻里大小事。

开展楼组“六微行动”,推动服务“零距离”

依托楼组自治力量,整合多方资源,以“六微行动”为抓手,推动服务“零距离”、共治“破坚冰”。开展“微课堂”。组织有热情、有特长的党员和居民开展“微课堂”,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和居民关注的健康、法律、生活常识等内容,采取线上宣传、楼道讲座等形式凝聚共识。实施“微走访”。制定“四个一”常态化走访机制,即一名楼组长带头、一本工作笔记、一个微信群、一张连心卡,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求所盼。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及时提供服务,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凝聚“微力量”。开展“六个一”楼组党建,即赠送一张“政治生日”贺卡、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开展一次走访慰问、观看一部红色影片、举办一次集体座谈,进一步凝聚楼组党员“微力量”。树立“微典型”。积极开展优秀楼组长、最美家庭、楼组学习达人等评选,挖掘选树典型代表,示范引领,见贤思齐,起到“一个示范、带动一片”的作用。升级“微议事”。夯实协商议事平台,成立由居委干部、民警、物业、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微盟协商议事会”,定期开展协商议事,切实将矛盾化解在楼组,问题解决在网格。依托楼组自治力量,整合多方资源,以“六微行动”为抓手,推动服务“零距离”、共治“破坚冰”。做好“微倾听”。深入推行“三进六必访”工作法,以楼组为单位做到困难独居老人家庭、喜迁新居家庭、喜结连理家庭、喜得贵子(千金)家庭、喜登金榜家庭、出租家庭必访,在听民声、会民意、解民忧中践行“白银‘百应’”的为民服务理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