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安亭镇六泉桥社区:跨“域”协同探新路 多元治理展效能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10-23 点击数:

安亭镇六泉桥社区地处安亭与昆山花桥的接壤处,社区人口密度高且流动性较突出,城市公共空间较有限,交通居住资源紧张,治理问题复杂,是典型的现代复杂高密度城市街区。近年来,围绕高密度复杂性社区治理这一问题,六泉桥社区依托安亭镇整体的全过程协商治理体系,探索以“多元复合跨域”+“全链条协同”为工作体系的社区治理机制。

凝聚协作动能 落实多元复合跨域治理

注重面上整合,打破领域之间、省区之间的局限,形成多元的社区跨域协同治理方法。跨地域治理痛点变特点。以跨地域打造“城镇圈”的目标和理念,针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在两地沟通上积极进行协商式联动、齐心式聚集、加速式推进,促使地处两地边界治理难的痛点转变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独特地域性治理特点。跨领域治理拓展变格局。利用辖区内共建单位资源解决停车难等治理问题,实现从共建共治共享的“小拓展”,到街区治理的“中圈层”,再到多元参与的跨领域构建“大格局”,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跨群体协商单力变众智。集合亭桥鹤三地社区居民召开社区发展愿景复式协商民主恳谈会,以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让书记和居民面对面、专家与问题面对面,落实复式协商民主的探索和实践。

重点带动突破 落实全链条协同治理

立足党建嵌入、街区协作、社区自治三大工作体系的整体优势,全面促进协同治理效能。党建引领协同治理网络。延续搭建三社跨域治理交流平台,制定三地党员活动日菜单,以党建联建促共建的方式,加快文化、物业治理、党建资源等多要素融合,进一步推动三地资源便利共享,携手共建毗邻区基层治理样板,打响“亭桥鹤”城镇圈品牌。协商民主破除组织围墙。依托“花园驿站”自治项目,践行街区协作模式,将墙外资源融入社区围墙内。与学校、沿街商铺等多方建立需求、资源、项目和责任四则明细,明确各方需求,提升共建活动频次,有效实现跨领域资源共享。民主参与激发有序更新。标齐楼组党建工作要求,以社区“三丁”(三位丁姓社区能人)的示范力量提升跨年龄群体的自治意愿,集众智制定楼道公约、设计楼道版面、建设特色楼道,提升楼道“微自治”效能。

注重智治支撑 落实嵌入式智慧治理

以提升社区幸福指数为第一追求,以“智慧”嵌入治理,共话社区愿景。“智慧园”促自治。通过实地探索与启发打造“三横六纵”智慧园,将社区原有的架空层改造为容纳多元生活、集合多位功能为一体的未来社区枢纽中心和生活美学空间,引导居民自制导览图,提升社区熟悉度与自治参与感。“智慧法”划空间。基于智慧园衍生出的“三横六纵”特色工作法,将空间划分为党建引领、全民议事厅、儿童游乐区、运动健身区(悦动空间)、休闲阅读区(潮出新纪元)、妇女儿童微之家等六个多元化空间,故为六纵;又衍生以跨地域、跨领域、跨空间的“完整性跨城+治理”,形成三横。“智慧区”享资源。围绕新时代“元宇宙”概念,结合社区周边的汽车城产业链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博物馆等资源,为居民骨干、社区党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学习机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