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江桥镇:细心善待,推动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工作见行见效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1-08 点击数:

为推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中实现全覆盖,近日,江桥镇组织开展了“三新”党员主题教育“红色送学”(新就业群体专场)活动。活动现场,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一场政治理论学习讲座,更为现场的小哥们赠送了健康体检卡、手套、保温杯、充电宝等健康、温暖礼包。

业态“新”在哪里,形态“变”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到哪里。近年来,江桥镇积极探索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聚焦服务态度“走心”,服务方式“创新”,服务理念“诚心”,不断推动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工作做细做实。

聚焦服务态度“走心”,加强红色阵地覆盖

“以前夏天,没有订单的时候,我们很多同事都会去万达广场的地下车库避暑,现在万达广场内为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休息点,还可以吹空调、充电,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顺丰小哥小任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从他脸上流露出了这座城市给予他的获得感。

新就业群体往往工作时间不固定、人员流动大,如何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是党建工作面对的一道现实难题。一方面,江桥镇通过前期的调研选址和镇域空间规划,通过整合1个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部分村/居有效空间、非公企业门卫室、商圈公共空间等资源,打造了专属于服务小哥的“HONG新·驿家”“HONG新·驿站”和“HONG新·驿角”党群服务阵地。另一方面,通过整合园区服务资源,打造了2个“融立方党群服务点”,方便来往的小哥、户外工作者休息,为园区白领提供多元化的营商服务。此外,通过“阵地共建、服务共享”的原则,与镇域范围内的11家加油站联手打造了“北HONG司机之家”,为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提供常态化便民服务,形成了“1+3+11+N”的服务新就业群体红色阵地矩阵,让新就业群体“饿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脚、困难有帮助”。

聚焦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服务功能保障

今年七月,随着“融立方·慧创党群服务点”的服务设施完善,来往的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可以进入避暑。同时,服务点内还备足了饮用水,方便他们夏日解暑。

服务方式的创新推动服务功能的不断优化。在主题教育期间,江桥镇开展“红色送学”活动,将主题教育学习书籍配送至每一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把“精神钙质”输送给每一个来阵地休息的小哥。与此同时,江桥镇坚持“人民至上”理念,通过“四百”大走访,了解新就业群体的生活所需、工作所需,在服务阵地添置了坐垫和热水。一些“两新”组织单位还在“HONG新·驿角”增添了一些他们自行生产的食物,为前来送快递的小哥开展“送温暖”活动。此外,整合“两新”资源,为部分新就业群体党员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服务。正是这些细致的人文关怀和暖心举动,增强了新就业群体在城市生活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聚焦服务理念“诚心”,加快融入基层治理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有助于让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基层治理。正如,负责江桥镇金佳社区快递配送的顺丰小哥小李由于经常会接受到居民区党总支给予的帮助,因此他也会帮助居民区党总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居住在金佳社区60号楼的老陆是一名独居老人,因为生活不便,社区为他提供了免费送餐服务。每天下午,老陆都会把吃好的空饭盒拿到门口的小凳子上,让第二天前来送餐的志愿者取走。但是这两天,顺丰小哥小李在送快递时一直看不到空饭盒,这让他内心产生了担心。于是,小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居民区党总支,告知相关情况。居民区党总支立刻打电话给老陆,得知原来是老陆最近身体不好,自己独自去医院看病了。

几个月前,居住在五四村的顺丰小哥小任自掏腰包买了一箱冰红茶,放在了五四村的“HONG新·驿站”内,为其他前来休息的快递、外卖小哥提供夏日解暑。小任表示,“村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休息点,我也住在村里很多年了,希望让更多人受益。”除此之外,在一次次地参加村里组织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工会活动和思想学习后,今年小任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两个关于快递小哥与村居的故事,有同样的启示: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更能激发起他们融入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江桥镇将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工作机制,以更加多元的服务保障、更加细致的人文关怀,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