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安亭镇于塘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党群阵地、自治力量、资源赋能三个方面建设,倾力打造“塘心荟萃”微治理品牌,将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小区内,用“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建设和谐有序的幸福家园。
做实“微阵地”,“塘字”IP扩大阵地“活力圈”
以“空间可品鉴、资源可共享”为核心,将社区地标性空间场景打造为特色于塘党群服务阵地IP,赋能社区自治。发挥“塘馨小站”综合力。通过整合辖区内各类优质资源,建设涵盖便民理发、亲子情感室、老年助餐、乒乓舞蹈室等多个项目在内的综合性服务阵地,同步更新“居民护照签发地”功能,以“治理建议采纳一条、便民福券兑换一张”的形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启用“悦之隅”双功能。打造以协商议事为核心功能的“悦之隅”休憩点,通过打卡金句征集、点位彩绘布置、塘趣故事会开展等活动吸引居民前往,满足居民驻足谈心、睦邻结友、共议家园建设等需求,实现“阵地有活力、居民有主意”。打造我“嘉”小花园新生态。升级我“嘉”小花园为“聚众力解民需”的自治平台,推动居民以“主人翁”的意识和“共建者”的角色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以一带十、以十带百激活社区“隐藏”资源,催生夜间露天电影活动、精致手工DIY活动等社区活力“新氛围”。
激活“微力量”,“塘心”能人助力党群“服务圈”
依托“百千万”行动(即一位社工挖掘十名居民骨干,一名骨干发动十位居民的行动),挖掘社区各类“能人巧匠”,有效撬动民生“微治”。“六色营”服务群众“面对面”。成立以“六色营”(社区党员、居民骨干、物业管家、商铺店主、社区工作者、城管队员在内的六大代表)为主体的小微网格治理团队,充分利用走访慰问、志愿服务、协商自治、社商联盟等多元化活动,做实做细“微治理”模式,保障治理服务畅通“邻”距离。“双报到”清单认领“心贴心”。为全面夯实党员“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的基层治理模式,社区党支部通过“先锋上海”小程序发布“认领清单”,推动报到党员“网格式注入”,以主动认领“1个公益岗”“1个志愿项目”“1个‘微心愿’”的形式,组织近20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微治理”。“义”站解忧纾困“实打实”。以“党员站长+骨干站员”为团队构架,组建出一支名为“盛世‘义’站”的志愿团队,通过设立心语箱、打造议事角、布景彩绘墙等协助社区开展居民自治,有效解决小区充电桩安装、停车道疏通、商业街路面破损等一系列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志愿服务与治理实效融合。
盘活“微资源”,“塘源”联动融入社区“治理圈”
充分整合街区资源,激发各类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聚焦“塘联”三方共建。深入走访辖区商铺,通过签署联盟协议,联合辖区内8家商铺成立“塘联社”社商联盟共治团,在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的同时,通过组织居民参与活动享商铺福利、定期提供义务便民理发、开展节日慰问独居老人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双向、互助互建”。聚焦区域资源整合。借助区位优势,与同济小镇区域内各村居、学校、卫生服务中心、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立以“组织联建共促、理论联学共融、活动联办共享、标兵联评共学、发展联手共赢”为机制的同济小镇区域党建共同体。通过定期开展“春申小囡暖心”、中医药养生讲座、企业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形成社区“搭台”、驻区单位“唱戏”、辖区居民“参与”的良好局面。聚焦社企协同共治。秉承共商共治共享的理念,联合国际汽车城集团规划建设党支部,推动社区“双报到”工作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作战”,组织企业在职党员与社区“双报到”党员开展区域集中清理行动,通过设立联勤值班岗亭、开展常态化巡视,及时有效劝阻垃圾胡乱倾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