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江桥镇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着力点,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机遇,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关键环节,持续擦亮北虹桥“HONG·人湾”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谱写北虹桥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
优化制度大环境,打造引才聚才“新引擎”
把准实际需求。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根据工作实际,及时更新调整江桥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落实人才工作重要事项报告制度。抓好党委联系服务人才等制度落实,完善人才沟通交流制度,及时了解人才实际工作情况,主动倾听人才的诉求与意见,破解人才发展阻碍。用好政策红利。及时梳理更新“嘉定、虹桥、临港、张江”四方叠加的政策,形成政策汇编,依托微信公众号、公共媒体和人才服务群等平台积极发声,增强投资吸引力,切实把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引才的“新动能”。去年起,向嘉定区及虹桥商务区“双通道”成功申报特殊人才10人次。推荐一百余名人才申报“嘉定区鼓励企业招录应届大学毕业生”扶持政策。加强区域推介。聚焦人才“双创”工作,举办北虹桥“创未来”主题活动,助力创业人才带着项目落地北虹桥;举办“北虹杯”创新创业挑战赛决赛,为人才的创业“金点子”提供路演的平台,进一步带动产业及人才的导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做增量。同时,举办北虹桥高层次人才钢琴赏析交流会、游戏商务会议等推进人才活动多元化、系列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
优化事业硬环境,构建育才用才“强磁场”
搭建人才孵化平台。继续鼓励镇域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和人才合作共享。重塑、工博士、康德莱医械、拉谷谷等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构建起合作共建关系,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进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双向交流、共同培育。打通人才成长路径。依托本镇积极打造的北虹桥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平台、北虹桥在线新经济平台、北虹桥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平台三大产业平台建设,培养一批适应产业发展的本土技能骨干、业务骨干、科研骨干,加速成长成才。此外,在杭州、湖州、北京、山西等地设立了驻外招商点位,通过与当地商会、招商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对接合作,加速吸引人才带着项目落地,助力人才资源聚集。拓宽人才储备维度。依托东锦“侨帮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资源,绘制集政务、生活、法律、健康、创新创业、侨务等直观服务地图,加速归国人才的储备。同时,开展“职通江桥”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打好“乡情牌”,加强与本地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好青年人才回流的源头工作。
优化服务软环境,擦亮爱才留才“金名片”
组建“一条龙”服务队伍。着眼人才“衣食住行”,组建一支集社保、教委、文体中心、医院、党群服务中心以及经济发展各部门为一体的“金牌服务小队”,妥善解决人才“关键小事”,力争把北虹桥打造成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的人才发展“高地”和生活“绿洲”。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结合“嘉定人才港江桥分中心”以及“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北虹桥分中心”建设,设立全区第二家嘉定人才驿站(北虹桥·若渴草堂)。持续完善服务驿站功能,在每个服务驿站内购置咖啡机、健身装备等设施,打造独属于北虹桥人才的暖心小屋。切实提升人才服务质效,架起人才关心关爱“连心桥”。提供“一门式”服务清单。积极搭建集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为一体的资源平台。线下,设置专职“人才服务窗口”,全天候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线上,“服务管家”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同时,通过“上墙”“上桌”“上码”等方式,企业、人才自助查看服务专员信息、助力服务清单、政策汇编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