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外冈镇:探索大型农村宅基地置换社区多元治理新模式,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提档升级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5-11 点击数:

外冈镇景苑社区是嘉定区最大的农民宅基地置换集中居住社区,辖区面积22万平方米,管理楼栋80幢,居民户数4320户,常居住人口约12000名。小区居民多为周边13个村的动迁村民,且老年人多、外来人员多,茶余饭后一般集中在小区内5个休闲广场娱乐健身,但居民之间的纠纷、难事,往往难以依靠邻里自发的互帮互助得到破解。对此,外冈镇党委与景苑社区党组织双向联动,将顶层设计与社区实践相结合,通过探索建设“景苑·先锋”党建品牌,完善宅基地平移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以“党员先锋义务岗”为切入口,助力提升社区多元化治理水平,让治理成效惠及广大居民,绘就更美好的新生活。 

 党建赋能,促进社区治理规范高效

在社区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超大社区治理效能,镇党委科学研判分析,强化顶层设计,一方面对景苑社区进行了拆分,保留景苑社区党支部及居委会,新成立喜泉社区党支部及居委会,同步及时调整支部人员,完善激励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指导社区搭建长效自治服务平台, 依据景苑社区人群的活动地点及人流动向,谋划适合景苑自身特点的党群服务站点,将景苑南门西侧的原物业用房改造为党群服务点,依靠门口的超市人流量,为后期的服务点做引流,同时设立党员先锋义务岗,为整体社区自治平台的构建提供新的阵地。

 网格释能,提升社区服务群众实效

景苑社区因地制宜,把社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设立党员先锋义务岗,通过与各网格党员启动“村居共管”机制,有针对性地为居民群众释疑解惑,还将共管机制实体化,以宣传牌、宣传栏等形式展现在居民面前,进一步深化社区治理工作。同时在以5个先锋岗为节点的网格化管理中,建立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与多个村联合打造党建共建主题广场,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服务联系渠道;深入开展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进一步促进党员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

 组团自治,发挥“草根能人”引领作用

景苑社区党支部从社区退休党员中物色有一定资历、德高望重且又有奉献精神的党员担任党员先锋义务岗的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维护情况、收集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解家庭或邻里之间的纠纷等各类社区公共服务活动中。为了进一步引导居民充分融入社区治理中,由先锋岗的党员志愿者每月制作一期“景苑之声”海报,宣传社区最新活动信息及重要事项,让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此外,景苑社区党支部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景绣缘”、“景丽园”、“景艺苑”、“景文渊”以及“景品源”等五大系列十支团队,团队成员共有200多人,涵盖了卫生、治安、文体等各个方面,拓宽了服务渠道,实现了“景苑·先锋”多元化服务。

 多元互融,打造共治共享和谐社区

社区党支部积极整合资源,与25个村、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并与其中的13家签订了12个党建共建项目,通过搭建常态化活动平台,营造邻里积极参与的和谐氛围。同时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中通过“融治共同体”,发挥区精卫中心、司法所、房管所、文体服务中心、专业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逐步形成“大党建、大服务、共管理”的格局。通过党员先锋义务岗,架起了与居民们的连心桥,许多问题和矛盾都能够解决在萌芽之中,社区更加和谐稳定,构建起了美好家园共同体。

作为大型的农民集中居住社区,景苑社区探索“先锋义务岗”带来了社区治理的新气象,通过注重党建引领,创新工作理念,在网格化管理体系中,搭建自治共治平台,发挥社区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建乡村社区“熟人社会”,实现了社区由管理向治理、由传统到现代,人口和资源由散到聚,党建引领由虚向实,家园由小美到大美的深刻转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