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构建开放、集约、共享、融合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结合街镇发展力质量评估体系要求,嘉定区安亭镇党群服务中心特别推出升级版“引擎菜单”,培育专业化党群阵地建设队伍,深挖党群阵地精品活动深度,撬动党群阵地服务新增长点,全心全力、用情用力促进街镇党群服务阵地体系蝶变升级与提质重塑。
“专项化”实训增能 增强阵地队伍新合力
为进一步激发党群服务阵地队伍新活力,安亭镇党委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能力提升活动,构建高水准党群服务阵地工作队伍。靶向定位,做实阵地“育人”专业课。开展“引擎·赋能”党务工作者轮训,向短板“发力”、借难点“破题”,从结点“纾困”,夯实基础业务知识储备,理顺常规化工作程序,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工作队伍基本能力素养,提升党群服务阵地窗口对外服务质效。量体裁衣,做强阵地“领学”通识课。打造“引擎·微光”主题党日菜单,推出“赓续奋斗”情景党课、“求是求知”闯关答题、“开讲啦”微课堂、追寻“初心印记”四大主题菜单,为阵地党务工作者提供理论学习样板支撑、提炼党性修养实战经验、打磨党群活动实践样本。十里共学,做优三地“共学”协作课。发布“亭桥鹤”三地“十里共学”党员教育服务项目,以深化“亭桥鹤”毗邻党建,推深做实三地共建合作,助力三地党员教育一体化发展。通过深挖活用三地党群服务阵地红色资源,紧盯党员干部的“需求点、空白点、兴趣点”,以三地党员教育合作共融,持续提升三地党群服务阵地队伍凝合力和创造力。
“标准化”服务增质 构建阵地场景新面貌
为迭代党群服务“刻板印象”,打造新时代党群服务阵地形象“标准件”,完成基层党建“最前一站”闭环打造的生动实践。深耕“一流服务”,打好基础党务“组合拳”。以“四个一”(组织关系一次办结、志愿服务一键链接、移动党课一站预约、服务资源一体融入)打造“引擎聚力”党员特色服务,为辖区内党员提供有温度、有速度、有态度的“一站式”服务对接,让基层党建工作有力有序、有始有终。解锁“IP流量”,扮靓阵地“美好推介官”。以阵地工作人员为“代言人”,培育一支党群服务阵地专属“美好推介官”讲解员队伍,拍摄《遇见美好》Vlog宣传片,用亲和的姿态、靓丽的形象,推介“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及特色品牌项目,持续为阵地发声赋能、破圈引资,点燃阵地公共形象“新引擎”。聚焦“八小时外”,开启阵地服务“超长待机”。发挥党群服务阵地凝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聚焦党员群众“八小时外”需求,新增“‘亭’好的”延时服务课堂项目,开办晚间“有光课堂”“有光诗会”、周末“美育课堂”,通过服务“超长待机”和活动“满满当当”,提升党员群众的幸福指数,激发党群服务阵地活力度与人气度。
“耦合化”资源赋能 提档党群阵地新质力
聚焦发展力质量评估体系重点维度,加速党群服务阵地“搭台”、党员群众“唱戏”的双向奔赴,点燃党群服务阵地赋能基层治理新活力。供需合拍,开启网格阵地“中央厨房”亲邻模式。推进项目集约化储备和配送“进网格”,开展“引擎·润心”“引擎·增能”为民服务活动配送,预计全年累计配送至7家网格党群服务中心60余次,项目涵盖便民服务、非遗课程、形体课程、互动手工等多类型项目,实现民有所需、我有所供。赋能有方,探索中心阵地“协商到家”治理样本。依托街镇党群服务阵地,升级策划开展“引擎能量周”——午后“益”小时课堂共计80余场,每月定期邀请基层党组织、“红领巾议事会”成员单位以及相关话题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当下社会热点事件从不同角度发声,共商共榷、共建共享,形成“合唱”效果。融合赋能,引育区域“党群合伙人”合作资源。探索中心“引流”,推动区域职能部门资源向中心(站)集聚“增流”,让更多“党群合伙人”入驻中心,将中心场馆充分利用起来,引入“学悦课堂”“警民直通车”“四季安亭·美哉”主题展以及“阅读美好”系列项目等“引擎驱动 和合与共”党群阵地项目资源,以项目“百变”实现服务“千变”,落实“不变”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