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嘉定镇街道:以“满格电量”携手破题,“一轴驱三力”实现小区“充电自由”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7-03 点击数:

“电动自行车多,新能源电动车也多,匹配的充电设备又少,这让居民怎么办?”自2023年年底以来,全国各地因为电车充电引起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嘉中社区的联席会议上,业委会将近期居民反映强烈的电瓶车、新能源电动车充电的“先天不足”再次摆上会议桌面,激起“解题”热潮。

“传动轴”硬核运转,化“孤军奋战”为“同频共振”

嘉中社区党总支依托“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协同“三驾马车”、第三方专业机构、社区在职党员代表等,规范基层物业治理,健全资源联结工作制度。每月召开联席会议,对居民诉求意见进行分类,汇总权责明晰达成共识的诉求和意见并转为提案,及时答复超出权限或诉求过高的意见需求,构建友好协商议事平台。面对大小型车辆僧多粥少、桩不应求的问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专业优势,整合推进智能充电设施建设,让居民逐步告别“充电焦虑”,为幸福“续航”。面对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等常见的、容易反复的治理顽疾,积极联合网格民警和社区网格巡查员,对电动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数量及充电设施安装情况开展实地走访勘查,摸清底数、“心里有数”。

“内驱力”民意广纳,化“民之所望”为“民心所向”

通过实地勘察调研及民意调查发现,除了充电设备的数量不足问题,李园二村(北片)小区的突出矛盾还在于沿河楼栋居民与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的距离过远,“飞线充电”屡禁不止。有些居民充满电后没有及时拔除插头,充电器热得烫手,安全隐患不言而喻。同时,嘉钟花苑小区因为前期各家新能源车企的安装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充电桩安装地面开挖过浅,原有的柏油路面经过长时间日晒雨淋而开裂,电线外露。针对居民共同的诉求和意见,社区党总支牵头“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再次召开议事协商会,制定拓展充电桩建设场所的初步工作方案,就推进实施的操作性、可行性进一步征集“两委”班子、党员骨干、在职党员和其他专业力量的意见,集思广益对方案进行优化升级,明确各方职责,形成终稿方案。

“外驱力”多方共治,化“里程焦虑”为“充电自由”

因地制宜,对闲置垃圾房及周边进行重新规划利用。目前李园二村(北片)在地面合理区域内新增2处非机动车充电停车棚,另有1处已在计划中,智能充电插口数增加至700个。新装的3个充电设备以“一拖十”的充电方式,可以满足三十台电动自行车循环充电,居民可以选择扫码或者刷卡支付充电费用。新开辟的15个共享新能源充电车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嘉钟花苑的4个非机动车库也在逐步实现焕新。同时,社区在职党员主动跨前一步,联合业委会成员主动联系供电公司,在小区公共绿化带内安装金属单相电能计量箱。这种电箱可以一次性满足6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不破坏路面,还可以免除部分车主的安装费用,受到了车主们的肯定。“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全程跟进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建设到位、布局合理、管理规范。

“防护力”试点创新,化“心有余悸”为“防微杜渐”

嘉中社区党总支坚持疏堵结合,新增、焕新充电设施的同时,也为车棚的安全性“加码”。社区以嘉钟花苑15号电动车集中充电桩区域作为现有集中充电停车棚合理防火分隔的试点区域,近期对区域内车棚加装了铝合金防火分隔板。分隔板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限制一个分隔单元内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数量,也能够减少“一车起火,殃及数车”事故的发生,有效阻断火灾蔓延的趋势,把损失降到最小,以看得见的平安,让居民的安全感“满格”。

民生无小事。解决电动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充电危险的“小”问题,关乎的却是百姓切身利益的“大”需求。面对居民与日俱增的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电动车的需求,未来,嘉中社区党总支将继续依托“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凝聚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及专业力量,以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和谐安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