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徐行镇启源社区所管辖的绿洲香润苑小区始建于2013年,是嘉定区徐行镇最大的动迁小区。小区建筑类型主要为18层、16层、14层的高层住宅,住宅套数1800余套。2015年11月起交房入住,截止目前,入住套数1700余套,入住率超93%。作为一个居住接近饱和的大型拆迁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非常大,特别是近3年,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经统计,小区目前电动自行车数量已超过2000辆,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停车位不足、楼道停车、推车上楼充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启源社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围绕小区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聚焦网格化精细服务能力提升,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物业、党员及居民的积极性,精准助力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多元共治
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多元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抓实党建网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以网格为治理单元,整合各方资源,聚力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发挥第二楼组长作用,以线上线下方式常态化开展停放电瓶车充电引发火灾的防范知识和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扫楼式”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攻坚物业管理。依托社区联席工作会议,推进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小区安全管理水平。监督物业加强每日安全巡查,对小区内存在的占用门厅、楼道等公共区域的电动自行车,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存在楼道私装插座等违规行为的居民发放整改告知书,拒不整改的,由物业进行统一拆除清理。
搭建议事平台。通过社区搭台,引导社区能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面对面收集居民的需求,共同讨论解决小区楼栋内电动车乱停放问题。依托网格员入户走访、开展居民议事会等形式,收集问题清单,深入分析原因,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为居民群众解心结、办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社区党支部着力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科技赋能等手段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提升硬件设施。在地面上,增加停车位的数量,利用楼栋周围空地和角落等可利用的空间,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重新规划电瓶车停放区域,最大化满足电瓶车停放需求;在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的通道上进行升级改造,将开发商的阶梯式坡道改造成斜坡式坡道,解决居民上下推行难的问题。
引入科技手段。安装并启用电动车电梯梯控系统,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专用摄像头准确识别电瓶车、有效阻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上楼充电现象,做到24小时“站岗放哨”,消除安全隐患。
解决急难愁盼。聚焦“电动车充电与安全”这一居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区党支部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寻求项目支持。现已完成地下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信息化工程改造,在原有的420个充电位的基础上,新安装了充电桩99个,新增充电接口900余个,将充电位扩增到了1300余个,同时安装了高清摄像机监控超90个、烟感温感等感知设备以及消防喷淋设施,保障了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安全。针对小区内部分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士使用的电动两轮车、三轮车无法进入地下非机动车库停放和充电的现实问题,社区党支部急群众所急,呼应群众所盼,将在地面上增设充电装置,尽可能满足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引导居民参与,培养社区意识
居民是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行居民自治,培养社区意识。
资源力量下沉。依托党员“双报到”细化零距离服务举措,激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力,让党员干部成为社区安全的“先锋”,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文明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推行居民自治。积极发动党员、楼组长、居民骨干参与到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中来,利用小区“熟人圈”,相互提醒,共同监督。凝聚小区内老党员、社区能人智慧,发挥他们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社区治理添势赋能。
培养充电习惯。鼓励居民规范充电,联合第三方企业,在小区推行一个月的“一分钱优惠充电”活动,潜移默化地去改变居民的充电习惯,同时,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特点,发动楼道党员、志愿者,手把手帮助老年人熟悉并习惯刷卡、扫码操作,消除充电资费、个人使用习惯等各方面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