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区委关于“推进‘融合型党建’体系化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党组织建设区域覆盖、行业覆盖、重点覆盖和人群覆盖,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提升服务功能、激活人才资源,把“千条线”织成“一张网”,将“各做各”变为“一起做”,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
优化组织设置,扫除组织建设“空白点”
划分组建网格,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秉持“就近、灵活、小型”和“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原则,结合党员居住情况、工作人员情况、区域面积等因素,将辖区划分为1个街道网格、2个片区网格、12个居村单元网格和5个街区单元网格,分别设置党组织,形成四级组织体系,将同区域工作、居住的党员分类纳入网格管理,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组织体系。
成立街区党委,实现“互通互融、共建共享”。坚持党的工作及时覆盖、党的组织及时覆盖、党组织建制及时升格。聚焦党建引领下的街区治理工作,为进一步捋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成立街区党委。通过街区党委牵头,整合街区网格和“两新”组织各种资源,共享党建资源、共办党员活动、共推服务项目,形成互通互融、共建共享的街区党建新模式。
推进全域党建,实现“全域统筹、融合发展”。激发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效能,在广度上贯通组织体系“最后一公里”,围绕机关、事业中心、社区、村、街区、“三新两企”各领域党建,打造“红韵新成”全域党建品牌,延伸“网格工程”治理末梢,做实“红韵树新风”楼组党建,实施“楼组党建”融治计划,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质量抓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
提升服务功能,实现组织有效“覆盖面”
深化党群服务阵地体系。紧紧对标“便捷、便利”的服务导向、“空间融合、功能复合”的硬件标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营理念,推动政务、服务的高效集聚。聚焦服务凝聚引领党员群众的更高要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和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提升居村、街区、商圈、楼宇、类住宅等不同区域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功能,通过全过程问需、全人群覆盖、全天候服务,持续深化党群服务体系,推动各级党群服务阵地高品质、高效能发展。
打造群团服务矩阵。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全覆盖实地走访摸排,精准对接需求,强化对辖区内快递员和外卖小哥的组织引领和服务保障,依托职工之家、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等的建设,做实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为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组建党建指导员队伍。定期联系“两企三新”,动态掌握联络指导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指导党组织规范党内生活,推动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实现党的工作覆盖。通过“唠家常”“答疑惑”“送服务”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其依法经营、依规开展活动,增强爱岗敬业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结合起来,切实维护和实现好职工群众的利益。
激活多元力量,赋能组织体系“全覆盖”
扩列双报到“参与圈”,发挥治理“新力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有关要求,将“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纳入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切实抓好组织发动与流程管理。积极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在职党员按时完成双报到,推动党员发挥所长参与志愿服务、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融入社区社会治理。探索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到基层报到。依托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引导“两企三新”人群在创城迎接检查、“三五行动”、为民服务、普法宣传、矛盾调处中积极参与,提升“两企三新”人群参与基层治理的活跃度。
建强实训“生态圈”,练就人才“硬本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基层治理骨干教育培训五年规划,起草制定《新成路街道2024年基层治理人才培训方案》,计划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用技能培训等形式,对全街道基层治理队伍开展全维度、全人群的实战实训,帮助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更好掌握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同时肩负起统筹协调、创新治理、推动发展的职责担当,为建设“乐居新成 幸福花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