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南翔镇嘉绣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南翔镇东片区,辐射周边4个社区,约2.5万居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党紧密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嘉定区南翔镇党委牢牢把握好“融”的关键字,通过融合工作力量、融合物理空间、融合民意民智,把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为开放集约的共享空间、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夯实基层治理的坚实堡垒。
协同联动守“初心”,念好“微服务”三字诀
围绕嘉绣社区党总支“红色先锋”党建品牌内涵,充分发挥阵地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拓展多层次、扁平化、融合式的党建联建工作模式,切实做好为民服务。“沉”下去,用好职能部门力量。以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等下沉服务力量为主导,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组团式包干”做实做细民生保障实事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比如,联合镇妇联、博翔路幼儿园,聚焦“托育”难题,在阵地内试点运行湖畔早教培育乐园,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优质的集中照护与育儿指导服务。“融”进来,发挥“党建共融圈”能量。围绕建设“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与地理位置相近的南翔智地翔立方、镇绘画艺术创作中心、湖畔名邸物业等9家属地共建单位组成“党建共融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党员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比如,开展定期“小修小补”、提供家庭医生线上问诊、创办“嘉绣•拾光里”公益市集等,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便利。“联”起来,奏响“区域化党建”乐章。中心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与区交警支队车宣大队、邮政储蓄银行等共建单位“跨界合作”,积极构建更加多元、优质的为民服务平台。比如,中心与邮政储蓄银行携手,在阵地内带领孩子们变身为“小小银行家”,通过了解货币的起源与演变,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领略到了金融世界的奥秘,体会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来之不易。
腾笼造景注“匠心”,开拓“微空间”新视角
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腾、改、加”挖掘阵地内外部“微空间”,充分推动阵地物理空间融合,提升和拓展共享空间容积和群众需求延伸点。满足开放性,拓展空间“辐射度”。不断延伸阵地的共享空间半径,有效整合盘活阵地周围“金边银角”闲置地,逐步形成一条以阵地为中心,辖区范围为半径的“湖畔拾光微走廊”,串联起“公益学堂”“居民议事厅”“治理实践园”“共享书屋”等多个共享空间节点,成为多元参与的重要窗口、服务群众的坚强基石。突出多功能,优化空间“折叠度”。中心秉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活动空间最大化”原则,有效整合居委办公室、片区警务室、业委会工作室等办公场所,构建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助老助餐、医疗健康、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同时,又将使用率较低的封闭式空间改造成图书室、“乒乓拾光”运动室、多功能厅等开放空间,满足党员群众学习、运动、交流等多方面需求,成为党员群众释放活力、增进友谊的“幸福地”,真正实现党员群众共建共享。
群策群力凝“民心”,躬行“微自治”新路径
党群服务中心深化党建带群建促社建功能,通过阵地丰富精彩的活动推动自治共治联动衔接,招募和挖掘一大批“野生”治理骨干,打造全年龄段自治“人才库”,充分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活力。五老“智囊团”开良方。依托小微网格和楼组党建,充分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创新形成“四问工作法”机制,依托阵地“协商议事沙龙会”,将“五老”的智慧、经验和威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比如,针对周边居民反映的地下车库道闸系统改建问题,“智囊团”协同小区业委会、开发商,将道闸系统升级议题提上了日程,有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达人“讲师团”树新风。挖掘报到党员、社区达人、公益爱好者等资源,成立“湖畔公益”自治讲师团,打造了“益+”公益学堂、“小雏菊亲子成长中心”,为党员群众带来了“花艺茶艺”“非遗手作”“成人瑜伽”等公益课程,传递文明健康、尊老爱幼的“正能量”,形成自治新风尚,成为连接党群关系的桥梁。儿童“帮帮团”献妙计。中心成立社区儿童议事会,以“儿童+”的治理格局将“童声童议”的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从儿童视角解决了“缺少孩子阅读的空间、遛狗没有拴绳”等身边事,形成“儿童学习—儿童宣传—儿童参与”的公益能量循环,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输入新鲜“血液”。
下一步,南翔镇嘉绣党群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枢纽型”的理念,全面建强集约共享的党群服务阵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优化创新,打通服务周边居民的“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