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安亭镇安勇社区位于安亭新镇,由7个开放式小区组成,居民大多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之间比较陌生。如何将开放与融入兼容并蓄?安勇社区党总支紧紧抓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重要关键,以实施平台聚人、协同聚力、保障聚心的工作路径,探索创新开放式社区治理模式,高效推进各类治理问题解决落实,用心用情回应居民诉求。
建强枢纽平台,盘活社区治理“联动力”
在探索开放式、综合型社区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过程中,安勇社区党总支创新建立“公益大联盟”互动平台,积极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充分发挥平台促共治、聚能人的组织合力效应。社区难题联解。“公益大联盟”成立后,社区党支部大力推进社区志愿者队伍孵化培育工作,建立社区能人、资源统筹、在职党员等多个社区自治队伍。平台不仅是社区重大事项、党群活动、志愿服务和建言献策的发布平台,更成为解决居民问题的核心枢纽,各自治队伍积极认领治理“任务”,使问题第一时间在此得到解决落实。社区环境联治。针对小区内私垦乱种现象频发,鼓励社区居民在社群内积极反馈绿化带“圈地”行为,实现“居民反馈—社区勘察—专项整治—全面宣传”的治理闭环。同时,联动镇相关职能部门与能源公司,使社区绿化带从“蔬菜基地”恢复为“靓丽风景”,形成多元治理的良好局面。社区温度联创。深挖小区里的能人达人,用足用好共建单位的优质资源,鼓励团队用众筹自治的方式开展活动,用“双向奔赴”的方式普惠到“社区共同体”。对于年事已高的独居老人,社区党总支特别重视,除了日常的微信、电话问候和不定期上门慰问外,还安排志愿者和楼组长结对关心。上个月,在楼组长的帮助下,及时救助了一名独居老人,营造了互帮互助、邻里友爱的良好风气。
抓实参与主体,拧紧协同处置“一根绳”
为改善网格内河道卫生状况,切实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社区党总支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了“现场办公会”机制,筑牢“协同”之基,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河道整治问题,社区党总支多次召集在职党员、居民代表、骨干志愿者、物业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召开联席会议,以深度排查、方案制定、建立队伍的工作路径,顺利完成河道集中清淤“治标”工作,根治河道“脏污顽疾”,解决居民混排问题,优化社区河道环境。组建“常态督导”力量。基于“现场办公会”在河道整治上的实效样本,社区党总支保留、扩大这一新型治理方式,成立“护河队”“护绿人”等专项志愿者队伍,专门负责社区环境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各队伍在“现场办公会”机制的框架下,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治理成果的长期有效性。形成“协同解决”氛围。在“现场办公会”的基础上,社区党总支建立了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直面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调动居民参与自治共治的积极性。该机制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率,为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细化基础保障,打造凝聚人心的“强磁场”
聚焦民生需求,针对社区公共空间资源少、沟通交流渠道窄、居民凝聚力差等问题,安勇社区党总支从资源整合、空间优化、服务提升方面主动出招,营造出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亲民化改造”办公空间。为了方便居民办理、咨询业务,社区党总支优化调整社区党群服务站空间布局,将一楼改造成一站式便民服务区域,设置了清晰的服务窗口标识,涵盖了民政、妇联、计生等多个条线;将二楼改造为舒心活动坊,主要开展静态、平面类的活动。同时,优化增设了书记谈心室、美邻厨房、世界之窗吧台等多功能空间。“集中式调动”区域资源。安勇社区党总支持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产业优势和周边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出社区学习点与特色“跳蚤市场”,形成了广泛的自治氛围。例如,联合智己汽车与上海链家等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共同推动多元社区文化的建设,今年还与蔚来汽车共同开展了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共建活动,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辖区居民营造更加优质、和谐的社区环境。“延伸性扩宽”服务边界。在“安勇公益大联盟”社区自治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深入探索波恩一期小区的“chat corner”自治项目,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丰富社区服务内容载体,同步结合区域化党建共建,为居民搭建丰富立体的自治实践平台,以优质公共服务和文化体验为引领,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提升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和社区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