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广场好是好,我们老是来的,但是你看啊,这里台阶这么高,我过来晨练,我老伴总是担心我要跌一跤的。”“是的呀,这里桌子椅子上的瓷砖都裂开了,小孩老人不当心的话,很容易就弄伤了,能不能翻新一下呀?”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州桥社区张马路15弄小区的健身广场边,传来了居民的声音。面对居民提出的诉求,州桥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利用网格内现有空间,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橙色暖心角”阵地,不断延伸服务居民的“触角”,提升网格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效能。
党建引领凝合力,激活网格“主阵地”
社区党总支充分运用党建引领网格建设机制,打造“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的管理模式,强力推动党组织向社区治理全方位拓展、向党员群众深度延伸。社区单元下共划分十个小微网格,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任单元网格长,社区党总支委员担任小微网格长,片区社工担任专职网格员,联合公安力量、城管联勤力量、人口协管力量等多方力量,共同发现网格问题、高效解决网格问题。
为集聚网格内居民的智慧,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党总支还牵头成立了“橙色议事会”,引导居民主动提出问题、自发参与项目、自主解决问题,成为社区治理的“合伙人”。在议事过程中,居民直接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多个环节中,共同商讨社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作为”的转变。互动式的参与模式既增强了邻里间的凝聚力,还积极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推动州桥社区各类民生“幸福事”落地见效。
议商联合添动力,共驱服务“传动轴”
面对居民普遍反映的张马路15弄健身广场年久失修、破乱不堪的状况,以及社区老年群体众多、休闲娱乐空间匮乏、老年人对健身养生的呼声和需求不断增高等问题,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小微网格党小组与楼组党小组中的骨干力量,深入居民家中,征集居民意见,用心倾听关于健身广场改造的更多想法和建议。在制定改造方案阶段,社区党总支多次邀请网格内的居民代表、楼组长、居民骨干等关心社区建设、有意向为健身广场改造建言献策的人群召开网格协商议事会,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共同设计健身广场的合理改造方案,提高空间使用率。
经过谨慎思考和多方建议,社区党总支在社区原有的三色文化的基础上,增添“橙色暖心文化”,以六一凉亭为中心,拓展延伸到小区健身广场,打造“橙色暖心角”阵地。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增设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等适老化设施,同时兼顾休闲娱乐的需求,规划留出更多的休息区域,把“边角落”变成“边角乐”,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感。
多方主体激活力,唤醒治理“内生力”
社区党总支以网格党建为着力点,链接网格内外丰富资源,推动网格内外各类主体持续不断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和社区治理中。一方面,有效整合楼组党员骨干、志愿者、能人达人、社区“小主人”睦邻点等多方力量,组建网格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橙色暖心角”的后期维护工作。随着空间使用率的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也日益增强,形成了三个“一”的成果内容,即一个原创的本土快板作品、一套健康养生操、一份广场公约,在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和和谐社区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唤醒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另一方面,“橙色暖心角”延续社区“古韵州桥——文化传承”特色品牌项目,结合文化共享空间,组织开展“书香雅言·阅来阅好”读书分享会、“传承中华之风 弘扬传统美德”经典诵读活动、红色人文行走体验等一系列暖心文化活动,以携手坚定文化自信链接起社区党员、居民群众,共同打造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生活共同体,构建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融合互促、双向奔赴的良好格局,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