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嘉定工业区:建设聚力、聚智、聚心的人才高地,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11-14 点击数:

为了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全力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嘉定区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坚持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搭建人才发展平台,营造人才暖心生态,建设聚力、聚智、聚心的人才高地,全面激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筑巢引凤,构建聚力引才机制

用“新”思维集聚人才。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工业区党工委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谋划人才工作,从“引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形成党管人才大格局。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的引领作用,定期研究部署各项人才工作,推出贯穿全年的“六暖”人才工作项目,分解落实20余项重点人才工作,定期开展领导班子结对联系走访高层次人才工作。

用“链”布局吸引人才。近年来,聚焦嘉定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这一目标,工业区党工委积极探寻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特色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式发展逻辑,在积蓄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同时,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形成人才随链而聚、聚链成群的良好生态。如联影医疗,在工业区扎根成长十年间,从初创团队成长为一支世界级的人才团队,向市场推出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打破了技术“壁垒”,还成功破冰海外高端市场。

多措并举,打造聚智育才平台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人才“热土”。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聚力深化留学人员创业园、欧美同学会国家级留学报国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钱伟长科学家精神传承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引才聚才作用。依托联影小镇建设,提升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水平,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新四化”、在线新经济等领域,举办产业论坛10余场,技术分享会9场、专场项目路演6场,通过“创业中国”大赛、“海嘉论坛”、“创享荟”企业家沙龙、“新声会客厅”、企业职工技能比武等传统品牌项目,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广舞台。

挑战科技前沿擂台,推动人才“破土”。人才一头连着创新策源,一头连着产业发展,工业区党工委积极采取“外引+内育”双轮驱动策略,为人才创新攻关、创业发展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助力人才“破土出圈”。

打造产学研用舞台,厚植人才“沃土”。积极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开展合作交流,聚力“人才领跑+创新驱动”,推动“人才+产业项目+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实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探索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建设。依托上海大学嘉定校区微电子学院、上海大学科技园嘉定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成立“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实践基地”、“IC芯片制造实训中心”,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适配,为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优化服务,营造聚心留才环境

完善人才服务网络。建立1个人才驿站分站和6个人才服务点,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人才服务小管家队伍建设,开展“金牌小管家”评选,持续推出人才服务小管家“蓄力工程”系列培训,2024年举办入学入园、公租房、人才落户等政策宣讲近20场,参与人数500余人次。深化“线上管家+线下专员”模式,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小管家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级。

擦亮人才服务品牌。积极打造“暖嘉园·智汇工业区”人才工作品牌,唱响“才聚最嘉园 智汇赢未来”口号,推出“六暖”人才工作项目,即暖机制、暖政策、暖平台、暖队伍、暖服务、暖活动,每个项目包含3-6个子项目,涵盖阵地拓展、队伍建设、培训赋能、论坛活动和暖心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发布“I-Dream”精英人才服务品牌,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推出具有辖区特色、贯穿全年、涵盖与融合多元服务资源和内容的高层次人才服务项目,实现人才和园区的双向奔赴。

提升人才服务品质。工业区党工委以人才体验为核心,分层次、多渠道满足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助力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健康就医等“关键小事”。为打造高品质人才服务生态,结合“一街镇一特色”项目,2024年工业区党工委围绕“三台”,即智汇·讲台、智汇·舞台、智汇·擂台,开展游园会、亲子沙龙、接力赛、足球赛等特色活动共十余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