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真新街道:小区门头“大”变样,幸福质感“新”生活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数:

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嘉定区真新街道党工委坚持问需于民,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人民群众的居住越来越舒适、生活越来越便捷。

嘉美坊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80%,能够便利地进出对这些老人来说尤其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区域狭小,小区常住人口数量增多,不少居民通过楼栋邻里群反映小区出入口堵塞,出行不便等问题。嘉美坊这一“老”小区经历了城市发展过程中诸多“成长的‘新’烦恼”。

老旧小区出入口改成什么样、怎么改?金汤社区党总支聚焦居民“痛点”,做足“绣花功夫”,根据实际情况,着力推动解决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于是,今年8月金汤社区党总支通过“真心实意”街居联动实事项目,回应居民实际诉求,实施了“嘉美坊小区门头改造”项目,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日常出行便利性和生活幸福感。

党建引领,畅通居民表达渠道

老旧小区改造回应着居民的期待,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区进出口改造”这件关系家家户户的事,是一项顺民意、暖民心的民生工程,与人民生活的舒适度、安全感密切相关,“小改造”连着“大民生”。在金汤社区党总支的牵头下,以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楼栋茶话会方式动员居民表达对“小区进出口改造”的看法及建议,并组织居委、物业、楼组长、社工等多方进行深入研讨,及时了解居民利益诉求,为居民量身定制“需求清单”,坚持精准施策、靶向改造,着力解决影响居民生活便利这一“痛点”,致力于让改造更“接地气、切民生”。

深入调研,征求意见推动改造

针对居民反映的门头老旧、破损、影响美观和通行等问题,在项目启动之初,结合“四百”大走访,金汤社区党总支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居民群众家,广泛征求意见,成立“改造”工作小组,深入嘉美坊进行实地调研和全面排摸。工作小组多次走访居民、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居民对于门头改造的意见和建议,并解答各项疑问,经过打磨后形成了改造方案。同时,还对门头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勘查和测量,为后续的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在调研和排摸的基础上,金汤社区党总支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将居民需求作为改造项目的核心导向,确保改造方案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社区自治,居民共建美好家园

为突破瓶颈,金汤社区党总支用好社区治理“红色星链”一线工作法,积极发挥社区自治的力量,推动社区治理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社区党总支借助茶话会引导热心居民、党员参与讨论,将积极热心、愿意参与的热心居民转化为楼组长和工作小组成员,鼓励其代表居民提出意见、参与设计、监督施工,共同推动参与小区出入口改造工程,推进社区治理的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活力建设,形成社区内“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期间,金汤社区党总支为保持楼组长、居民代表等持续关注“改造”议题的活力,发挥主人翁意识,借助巡查走访,多次邀请物业、楼组长与居民代表共同研讨执行措施,并根据改造现场情况提出完善凹凸镜、增设安全标示牌、人车分流实施等建议,更有楼组长亲自驾驶车辆试行感受改造效果,结合体验完善建议,切实通过改造杜绝出入口现存的安全隐患。

10月,一个崭新、宽敞、安全的小区出入口出现在了居民们的眼前,机动车、轮椅车、助动车等交通工具都能够各行其道,平稳便捷地出入,老人们也可以安心地进出小区了。

展望未来,金汤社区党总支将继续用好“红色星链”工作法,搭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努力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打造更加美丽、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助力老旧小区不断“华美蝶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