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嘉定区南翔镇党委聚焦深化“融合型网格”建设,立足商圈发展实际,通过“队伍聚能”“联动赋能”“创新提能”同向发力,积极构建印象城商圈网格治理实景图,将党建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街区治理与商圈发展双向奔赴,为新兴领域群体幸福感“加码”、满意度“升温”。
驻网聚能“一体化”,画好“精网细格”同心圆。构建街区组织网。以陈翔路“融XIANG实践带”为示范,因地制宜打造“街区党组织+街区治理委员会+村居(单元)网格力量+融网力量+骨干商户(印象城等)”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一贯到底的商圈网格动力轴。挖掘治理话事人。探索建立“圈内圈外”齐抓共管工作模式,切实发挥街区书记协调引领作用,联动商圈支部书记,融合村居(单元)网格力量,通过“六问六答”、网格联系卡、海报等系列“联新”服务,不断挖掘印象城商圈内新兴领域群体力量。壮大党群服务队。通过“挂帅领队、挂图作战、挂单督办”等方式,从党建、城运、治安、综治、市场、政法、应急等条线优选年轻骨干,组建网格“共治力量”,同时逐步将印象城周边商业楼宇“楼小二”专员充实进走访联系的队伍,不断夯实治理力量。
联动赋能“高效化”,打造“网格治理”新引擎。打造共驻共建平台。依托“1+1+1”党支部结对,将商圈、街区、机关事业及村居(单元)网格党组织的职能链接起来,以新兴领域群体需求为导向,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起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服务对象清单和支撑阵地菜单,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达到“1+1+1>3”的效果。量身定制暖“新”港湾。积极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与阵地建设的“破圈”融合,探索创新“党建红+警务蓝”驿站共管共建模式。通过新设暖“新”驿站,与已有的暖“新”驿站及升级改造的警务站形成联动,用实实在在的守护,推动“新能量”融入“嘉治理”。强化下沉联动共治。深植“多格合一”工作理念,推动专业指导入网格、职能联动为网格、治理经验出网格,立足阵地治理功能,实现警务室与“小微网格议事点”的深度融合。在警务室内,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包括警务咨询、纠纷调解以及法律援助;而在暖“新”驿站中,配备了手机充电站、微波炉加热以及医疗急救箱等支持措施,用全心全意的服务深入“新”中,及时发挥共治实效。
强基增能“靶向化”,探索“网格服务”最优解。连心“街区人”。结合“融合型网格”工作,有序开展“闭环式”排摸。围绕商圈业态特点,充分发挥印象城小微网格工作队伍协同职能部门参勤力量,采取上门走访、电话问询等方式,以心引“新”,努力将新兴领域群体从工作对象转为工作力量。搭建“议事桥”。依托群众来访来电反映及常态化走访排摸,推动议题收集,围绕群众、商户的意见,组织各成员单位不定期开展协商议事,依托网格完善议事协商处置流程。尤其是针对紧急类、综合类、联动类的12345工单,及时做好协商衔接,召开街区议事会,充分发挥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等职能下沉力量,召集条线力量、区域化单位等研商处置,真正做好问题反馈到跟踪问效的闭环。发动“新力量”。坚持“寓引领于服务中”,聚合职能、深化认识,鼓励商圈内的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联合网格内商户探索小哥推荐、点赞商户等治理激励举措。同时,开展“骑手先锋岗”“党员亮身份”行动,引导其积极输出正能量,带动周边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网格治理,推动商圈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