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嘉定工业区裕民社区党总支紧盯社区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以“‘裕’见幸福 向‘民’而行”为品牌特色,把“共治、共筑、共融、共乐”贯穿全过程,充分发挥“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跨前一步”的工作作风,将各职能部门、“三驾马车”、共建单位、党员、群众等多元力量有效整合,构建起党建引领、区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向”民而行,“蓝色”共治
“蓝色”是“包容”的象征,古语云:“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通过搭建每周一“三驾马车巡查”、每月“物业测评监督小组”“居民监督委员会”“红领巾议事会”、每季度“居民恳谈会”等平台,裕民社区党总支联合各职能部门,将社区内的达人、骨干和物业、业委等多条“支流”汇聚在一起,通过共商共议,聚焦社区一系列治理难题,打造一股向民而行,涌向“幸福”的源泉。
作为试点单位,裕民社区党总支于2021年率先建立“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通过“党建+网格+楼组+N”的模式,逐步搭建了“裕米大客厅议事厅”平台,吸引党员、骨干、达人能人等成为“合伙人”。针对社区痛点、盲点、堵点,每月定期召集“我嘉物业”合伙人进行集中议事、精准施策。工作站成立短短3年间,先后解决了小区门岗升级改造、外墙开裂脱落、房屋渗漏水等难题。
“向”民而行,“红色”共筑
“红色”是“幸福”的象征,以“邻里情”“文化牌”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文创手工、变废为宝、跳蚤义卖、社区幸福日等活动,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从小家到大家,凝聚人心,实现“我”到“我们”的升级转化,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凝聚价值共识,把“柔性治理”融入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开展“小电驴归棚”项目,通过发起“蓝丝带”僵尸车治理行动、联合周边商铺发放兑换券、邀请车主参与“变废为宝”活动、入户发放上千份“电动车安保全指南”、推行“僵尸车”公益兑换活动、开展“闲车换新衣 多巴胺彩绘”活动……激发多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了电瓶车充电以及“僵尸车”长期占位车棚等问题,实现社区有效治理。
“向”民而行,“橙色”共融
“橙色”是“活力”的象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居民共同融入社区治理中,结合社区治理问题,开展各类先锋行动;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机制,吸纳红色力量成为“合伙人”,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的生机与活力。
对小区垃圾房进行升级改造,撤除原有“赤膊”点位,安装新垃圾厢房,小区整体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垃圾房的颜色让居民不太满意,党总支发动辖区内“合伙人”,一起动手装饰仿真绿植,种植花卉盆景,成为社区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问题的发声者”变成“小区建设的参与者”。此外,鼓励在职党员“亮身份”,担任“第二楼长”,以“先锋活力”激发起党群共治善治热情。
“向”民而行,“绿色”共乐
“绿色”是“和谐”的象征,而“和谐”往往还促进着“共生”。良好的社区治理能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形成和谐、快乐的生活圈。
社区党总支以自治项目为切入点,打造社区合伙人模式,发动居民共治善治,探索共享共乐的治理路径。为解决社区乱种植问题,建立起“开心花园”;为解决乱晾晒问题,制定“文明晾晒公约”、设立“晾晒点”;为解决电动车入楼,设立“小电驴归棚”项目;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打造“裕米大客厅”;为保护动物,创办“毛孩子救助基金会”;为缓解车位与绿化的“争地矛盾”,打造“绿泊车位墙”;为推广优秀楼组治理经验,打造“共享书屋楼”“拾光楼”“幸福楼”“示范楼”“嘉裕楼”等,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居民的“幸福港湾”。
未来,裕民社区党总支还将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凝聚更多“合伙人”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使群众的每个“关键小事”成为“幸福大事”,让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幸福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