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嘉定工业区:“莓丽”灯塔照亮美好“嘉”乡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1-06 点击数:

嘉定区嘉定工业区灯塔村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草莓产业优势,挖掘本土农耕文化,紧紧围绕“村园联动”整合关键要素,力求在乡村品牌特色上有新提升、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有新跨越、在区域联动示范上有新拓展,让“莓丽”灯塔照亮美好“嘉”乡振兴之路。

做好“土特产”文章,“莓丽”产业结硕果

“莓”力无限,田间地头出实招。因地制宜,引进产量高、病虫害少、口感佳的草莓品种,积极培育优良本地品种,形成“先进经验学习+党员骨干试种+支部党员带头种”的种植模式。通过土地大面积流转、运营和分配机制的完善,推广草莓种植,把草莓打造成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的种植项目,形成“小草莓”集群发展态势。

“智”绘“莓”景,科技惠农零距离。村党总支主动链接农技专家资源,“传经送宝”,不断推动本地区草莓栽培技术提升。打造智慧物联网果蔬大棚,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让田间劳作更便捷、更科学。开办田间学校,按需进行不定期授课,解决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莓”香引客,销路拓宽焕生机。注册“农灯草莓”商标,参加全国性草莓评比,入选全国名特优新果品类农产品,在历届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中屡获金奖。以互联网赋能农业,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扩大销售范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草莓地套种模式,成功套种甜瓜、哈密瓜、水果玉米等农产品,有效填补草莓的种植空档期。

延长“莓”丽“产业链”,村园联动话发展

打造工业园里的“后花园”。以草莓产业为切入口,开发“莓小丽”IP卡通形象,打造一个汇集草莓科普展示、农灯草莓荣誉殿堂、草莓及特色农产品销售、草莓衍生品加工活动体验、草莓田间学校等特色项目的“莓丽乐园”,提升区域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开启文旅融合的“新篇章”。发挥区域联动优势发展休闲产业,打造“两园一街”农旅休闲带,形成“莓丽乐园”“沥江生态园”“竹桥老街”互动休闲集群,从点、线、面拓宽农文旅的广度与深度,形成资源联动的串联效应。

共绘双节联动的“实景图”。自2016年举办第一届草莓文化节以来,“农灯草莓”的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草莓节也成为灯塔村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今年,草莓文化节和沥江生态园“三花节”首次“牵手”,通过连线成片发挥规模效应,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式发展新路径。

健全“党建+”体系,乡村社会添活力

以“莓”为媒,融合党建做大“朋友圈”。积极融入嘉昆太党建“朋友圈”,灯塔村党总支与太仓科教新城新丰社区党总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推广草莓文化。今年,两地党组织将“结亲”深化为“走亲”,开展“队伍共育、经验共享、生态共治、文体共办、产业共促”——“五共丰灯”毗邻党建走亲计划,携手谱写区域协作的新篇章。

以“人”为本,联合村民打造“自治圈”。依托“百微工程”,通过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组建以全国见义勇英雄司机邵洪明为带头人的雷锋志愿服务队等,在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村民代表会议、莓丽嘉园议事会等,组织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等协商活动。针对外来人口较多的特点,成立“灯塔新村民委员会”,引导新村民自我管理,积极参与村级发展。

以“家”为点,整合资源串联“生活圈”。依托灯塔村党群服务中心,汇聚各方资源,承接下沉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就近办”成为常态,打造家门口的政务服务站;提供“红色莓丽”党群活动、“莓好生活”便民服务、“趣玩莓丽”休闲服务、“莓丽家乡”文旅服务和“莓你不行”特色活动等五大板块服务菜单,形成具有灯塔特色的党群服务阵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