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安亭镇党委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目标,以“三维同步”为抓手,探索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高效治理、服务凝聚”的“融合型网格”治理新格局。
聚能与赋能同步,发挥全域融合的“组织效应”
推进职能融合全方位。全镇共划分为3个区域网格、9个片区网格,细分80余个村居(单元)网格,500余个小微网格,全部纳入“三级平台、五级网格”治理体系。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与“多格合一”有机结合,镇党委成立“融合型网格”建设工作专班,协同联动城管、市场、公安等职能部门,解决网格内共性需求。
整合力量融合最大化。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推动基层网格全域管理,形成镇级近20项“融网”事项清单,确保职责清晰,织密治理“一张网”。进一步发挥村居党组织作用,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充分用好网格化管理这个有力抓手,促进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开创基层治理新模式。
推动举措融合成体系。横向上,深化片区例会机制,对巡查情况、治理难点等开展会商研判,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联合执法、联合整治工作方案。纵向上,深化三级响应机制,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为原则,着力形成“上级网格为下级网格赋能、下级网格对上级网格负责”的联动格局。
监管与服务同步,加强多元共治的“体系效能”
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通过倾斜片区网格力量、资源,优先注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等区、镇级项目资源,帮助解决治理难题。结合基层治理学院建设,将各级网格队伍建设纳入基层治理骨干能力提升计划,推动网格队伍综合能力整体跃升。深化“双报到”机制,推动驻区单位“组团式”赋能网格、在职党员“志愿式”服务网格。如市场监管所支部以“小个专”党建为切入点,构建起“1+5+11”的党建指导模式,加强网格内经营单位的党建指导。
加强数据共享整合性。加强数字化应用整合,打造更多基层治理亟需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以星明村数字治理平台建设为例,通过三维建模涵盖人、房、地、机构、业态等点位,不断完善“邻居”“安居”“宜居”“兴居”“乐居”五大板块,拓展符合实际需求的应用场景,建立清单制工作流程,以数字化赋能各项村级社会治理工作。
提升依法治理联动性。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把“三所联动”“解纷一件事”等机制有机融入网格,加强公安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功能,推动“矛盾不上交、隐患不过夜”。结合一网统管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小微网格”管理制度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设置城管执法社区工作室,实现群众沟通“零距离”。
突破与兼治同步,提高共建共享的“资源效用”
有效联通阵地枢纽。依托“片区网格党建共同体-村居(单元)网格党组织-小微网格党组织(党小组)”的组织架构和运转机制,先行探索建立小微网格特色党群服务点,形成“1个镇党群服务中心+7个网格党群服务中心+88个居村(楼宇、园区、景区)党群服务中心(站)+1个人才公寓党群服务点”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以网格为单元推进区域化党建,建立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步落实支部建在网格上,工作落到网格里。
深度集成服务清单。坚持把各项资源整合下沉,开启党群服务中心“中央厨房”精准供给,引导新兴领域党员及“两企三新”从业人员到阵地报到。聚焦新兴领域群体需求,梳理形成5大类50余个项目清单,重点解决新兴领域党组织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同时,有效引导新兴领域各类主体更加主动融入街区治理,不断提高整体活力。
不断丰富民情资源。深化以网格为载体的组织形式,开展议事协商、社会动员、党员报到,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网格落地生根。做实各级网格议事协商体系,小微网格层面召开圆桌议事会、村居(单元)层面召开共议协商会、片区网格层面召开联席协调会,细化群众约请、组织把关、分级召集等流程,引导居民群众自主议事、自我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