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坚持党建联“新”、服务暖“新”、治理融“新”的工作思路,探索构建多元融合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体系,推动新兴领域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
党建联“新”,串起新兴领域关键线
精密“织网”,夯实新兴领域力量支撑。在原有三个片区网格基础上,新建3个街区党支部,下派党员骨干参与街区共治,强化日常走访联系,确保覆盖沿街商铺、“小个专”经营户等新兴领域群体,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服务效能。同时,挖掘街区能人、达人成为“街区活动主理人”,并结合“融合型网格”建设,邀请公安、市场监管、城管、城运等融网工作力量组建小美“街”力队,发布项目清单,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职能部门力量入驻及作用发挥。如,南翔镇司法所实施“法治‘暖’新,同心筑梦”项目,通过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新兴领域从业人员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赋能“强网”,推进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管理。依托“同上一堂党课”“季度集训周”、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新老书记“结对帮带”等形式,帮助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成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今年更创新推出“友新”课堂,通过每月1期“新”课堂,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路径;每月发布“滋味菜单”,供新兴领域党组织点单学习;每月下发工作提示指导新兴领域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扎实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如,首期“友新”课堂围绕“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怎么建?”主题邀请南翔镇百姓宣讲团团长进行专题宣讲,促进街区书记、街区活动主理人、商户加强对街区建设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积极行动。
服务暖“新”,扩大新兴领域幸福圈
打造护“新”场景,让“新”成员有家可依。对标“根据地”“供给地”“实践地”的要求,开展“滋味·友新”党群服务阵地提能行动,完善全覆盖支撑保障阵地的微更新、微改造,在阵地打造心愿墙、意见箱等,专设新兴领域党组织党员风采展示区域,着重为街区党支部进行协商议事、便民服务等提供便利,让党群服务阵地成为新兴领域群体的“第二个家”。同时,开展“与新相约·滋味聚能行动”,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了解新兴领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梳理形成“四张清单”,推动党群服务阵地从“中央库房”向“中央厨房”转变。如,根据新兴领域群体需求,发布“古韵‘新’潮·漫步城市好滋味”“行走的党课”“新”路线,让新兴领域群体体验街区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人民城市建设的发展成果。开展爱“新”实事,让“新”成员有情可感。持续加强对新兴领域群体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新”实事,推进新兴领域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幸福感提档升级。一方面,发挥街区书记、街区主理人引领作用,经常性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技能培训等活动,丰富新兴领域群体的业余生活,并在重要节假日开展爱“新”送温暖行动,切实增强新兴领域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结合“一个支部一件实事”“一组织一品牌”等项目,围绕新兴领域实际需求,开展如升级改造暖“新”驿站,微心愿对接认领等,真正将新兴领域群体的“关键小事”办成暖“新”实事。
治理融“新”,绘好新兴领域善治远景图
共商“新”治理,推动“新”发展。持续推动新兴领域群体链与基层“治理链”深度接轨、融合赋能,发挥“街区议事会”“小哥议事会”力量融合、治理糅合功能,搭建议事协商,建言献策、资源共享平台,有效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如,在首期街区议事会上,围绕印象城商圈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吃饭难、配送受限等问题,各单位探索设计小哥送单轨迹地图和快递外卖网点地图,并协调商户提供用餐、修车优惠,助力解决实际困难。构建“新”桥梁,提升向“新”力。鼓励和引导新兴领域群体积极参与街区建设和基层治理,充分释放新兴领域创新活力,让“墙外人”变成“自家人”。发挥街区内部联动效应,由街区书记和活动主理人带头,挖掘并动员街区能人达人、热心商户及居民加入街区事务讨论,鼓励“小个专”商户参与策划“小美街区集市”品牌活动,绘就街区繁荣发展新蓝图。同时,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网格员”作用,鼓励小哥通过“暖新云”小程序积极提出善治“金点子”,及时反映走街串巷中发现的问题,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展现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