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江桥镇:党建引领细“治”入“微”,老旧小区焕“新活力”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嘉定区江桥镇曹安公路两侧,有最早一批动迁安置的老旧型社区,伴有配套设施老化、停车位紧张、公共绿化不足、居住人口密集等民生堵点、难点问题。嘉定区江桥镇党委紧扣“融合型网格”工作内涵,坚持密织网格、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等措施,助推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织密网格、延伸触角,夯实保障“硬支撑”

夯实基础健全体系。在小微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治理触角到楼栋,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村居层面形成“党支部书记-小微网格长-楼组长”的三级组织架构,并将信息上墙,确保居民有事找得到人。

引线入点配强力量。依托“1+3+X+N”共治先锋队,结合老旧小区集中的飞线充电、物业缺位等矛盾,适当配强社区建设、综合执法、城建等条线部门的资源力量,通过固定接待日、联席会议等加强跨部门协作,做实“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切实疏通难点堵点。

强化阵地支撑功能。整合党群服务资源,将人口信息登记、居住证办理、物业服务、助残救助等服务纳入一体化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同时,在辐射老旧小区的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中,完善阵地预约共享机制,为社区议事协商和各类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阵地保障。

先锋聚力、多元参与,增强自治“软实力”

整合党员群众力量。结合老旧小区特点,注重从“五老”、物业等人群中推选小微网格”五大员”。依托“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机制,积极调动社区治理骨干、党员居民等多方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加装电梯征询等。此外,探索“小老人”帮助“老老人”模式,以结对互助的方式向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探访、陪伴和互动等志愿服务。

整合结对共建资源。用好报到党组织资源赋能,针对老旧小区特殊群体多、配套落后等,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党建实事落地。例如,曹安社区党总支与上海大众运行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定期上门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并为其提供免费搬家等服务。同时,依托"新老书记"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由经验丰富的老书记带领新任书记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践指导传授矛盾纠纷调解经验和工作方法。

整合有限内部空间。坚持“螺蛳壳里做道场”,集思广益利用好每一寸空间进行“微改造”,积极提升人居环境。例如,江安社区将丰江路128弄15号楼楼道前缺绿、毁绿的公共地带打造成“绿安家”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不仅解决了公共空间缺绿、毁绿问题,还为居民提供了议事协商空间。

精准发力、提升效能,描绘宜居“新图景”

“关口前置”集社情民意。结合住宅小区“门岗焕新”行动,选取江安社区作为老旧小区中的试点,倾力打造物业服务导引亭、居民需求集散地、居民自治服务点、协商议事微阵地,有力吸附群众诉求,构建为民办事快车道。

“开源节流”破停车难题。聚焦“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建设,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广泛征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协同“三驾马车”共同破解停车难题。一方面,合理规划调整现有车位,盘活边角空间,见缝插针“划”出停车位,提高停车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一户多车阶梯式收费、访客和业主分类收费、规范亲情卡收费等方式,加强源头处置。

“他山之石”提活动品质。立足老旧小区缺乏公共空间的短板,整合周边可用绿地资源,扩展活动空间。例如,升级改造华江路129弄的园区绿地,重新规划动线和功能区,形成超3000平方米的“虞乐家园”,配备健身步道、智能健身器材、小型羽毛球场、儿童乐园等,为周边居民提供“步行可达”的休闲娱乐场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