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进程中,嘉定区安亭镇党委积极探索打造“暖新亭”品牌,从组织建设、阵地服务、治理效能三方面着手,全方位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水平。
精准施策,实现组织建设新突破
因地制宜,做实覆盖。结合镇域特点、管理体制、业态情况等,以9大片区网格为基础,对镇域内新兴领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排,共梳理出1.2万余个市场主体,涉及从业人员约14万名。因地制宜新建10余个新兴领域党组织,类型涵盖产业集群、街区、园区及市场等,成功实现300余家新兴领域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围绕嘉定区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党建共同体理事长单位的职责定位,特设汽车“新四化”产业集群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产业发展助力。编组协同,网格运转。依托三级网格架构,为各片区网格精心配备“5+5+N”工作队伍,构建起“联动走访、下沉指导、专职协作”的服务矩阵。同时,深入落实“五大行动”计划,从组织规范、走访关怀、先锋引领、服务融合、阵地建设等多维度发力,提升党建工作效能。推行“1+1+1”结对机制,即新老书记结对,助力党员政治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步入正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党员在组织中找到方向与依靠。以心联新,双向奔赴。针对常态化走访的需要,为新建党组织书记配备暖新工具包“六件套”,即一张工作证、一本走访记录本、一只记录笔、一本信息册、一张党员联“新”卡、一份走访慰问品。其中党员联“新”卡设置了需求与服务清单二维码,方便新兴领域群体反映问题、获取服务。如短视频直播行业党支部借助工具包了解企业需求,成功解决配套企业地块属性办理难题;安亭二片区市场党支部发现陆巷集贸市场商户办证难问题,经与相关部门协商,已推动20多家商户进入办证流程。
优化服务,提升阵地建设新水平
回应“新”变化,建强共学地。在全镇范围内精选9个优质党群服务阵地,为每个新兴领域党支部提供专属保障。围绕政治、理论、治理、技能、服务等方面,形成5大类50余个项目清单,精准解决新兴领域党组织资源短缺问题。针对新兴领域党组织的特点,镇党委量身定制“引擎・微光”主题党日套餐,包含情景党课、微课堂、闯关答题等丰富内容。通过开展此类活动,让党组织生活有内容、有方向。此外,还通过举办重温入党誓词、为街区献策等特色活动,激发党员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呼应“新”需求,打造共享站。整合下沉各项资源,开启网格党群服务中心“中央厨房”精准供给模式。一方面,打造多个新兴领域群体的休息场所,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憩“港湾”;另一方面,积极链接资源,开展健康义诊、政策解读等专场活动。例如,在汽车城党群服务中心,构建产城融合服务体系,为企业及员工提供超300项个人与企业事项的一站式办理服务,极大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满意度。破解“新”问题,织密共融圈。为做实服务凝聚,建立“1名保障阵地工作人员+1名片区联络员+X家新兴领域党组织”的包干联系工作组,联合多方力量开展“三送三问”活动,推动阵地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协同发展。如安亭一片区通过“青”听“新”声协商议事会,共同解决街区治理难题;安亭汽车党群服务中心吸纳“流动管家”,推进餐饮服务项目,满足企业员工需求。
高效治理,激发党建引领新效能
以平台促驱动。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牵头成立9个片区共治委员会和8个街区理事会,完善“支部举手、街区响应、片区处置、闭环销号”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定期召开协调会,实现新兴领域党支部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式”服务的转变。以凯泉泵业扩建项目为例,镇党委协调各方,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各环节难题,助力企业发展。以先锋促带动。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新兴领域党组织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街区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引导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如安亭二片区挖掘党员“街事合伙人”,搭建房产中介信息互通网络;黄渡二片区“新光同行”先锋服务队开展街区环境整治活动,改善街区面貌。以项目促行动。通过发布“安新帮帮团——文明啄木鸟行动”倡议,吸纳新就业群体为兼职网格员,常态化参与“线上响应,线下报到”的城市文明观察工作。通过建立即时沟通机制,新就业群体积极反馈城市治理线索150余条,推动“流动力量”转化为“治理增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