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南翔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从形式创新、力量融合、阵地提能等多个维度同向发力,共同唱响“小美南翔”基层治理的和谐乐章。
聚焦形式创新,坚持共治共享,提升服务能效
治理机制焕新。将党建引领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与社区听证会、治理协调会等有机融合,通过制度、事务、人员融合,推动居村“微升级”“微更新”。如,虹翔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和社区自治团队的智慧,鼓励党员参与社区听证会,将党的工作重点与社区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推动社区健身广场“微升级”,实现居民生活幸福感“大提升”。又如,天恩社区党组织加强与业委会、物业、网格“五大员”等基层治理力量的沟通协作,针对垃圾箱房及周边硬件环境进行“微更新”,将“关键小事”当作“民生大事”,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治理力量融新。挖掘新兴领域党员群众骨干,成为阵地活动“主理人”,通过轮值、坐班、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引导、吸纳新兴领域群体自主开展党群活动,将新兴领域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新能量”融入“嘉治理”。如,中心片区街区书记、活动主理人邀请电商达人、老牌商户代表及青年创业者等,以直播为切入点探讨街区治理新思路,激发新兴领域群体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思维,积极引领“新群体”融入“大治理”格局。
聚焦力量融合,强化多方协同,增添治理动能
条线联动增能。依托现有的“警务网格”“城运网格”“小微网格”,深化推进“三个融合”治理服务格局建设,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置,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如,在镇城运中心牵头下,由印象城小微网格长召集网格内相关单位开展现场研判会议,聚合开发商、规资所、片区网格等多方力量,打通居民区商店与轨交站点,开放南翔印象城北侧连廊,优化周边居民出行体验。又如,作为中心片区支撑保障阵地的镇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公安、交警等条线工作力量,延伸印象城商圈里的“红ME·党群服务站”功能,与已有的暖“新”驿站及升级改造的警务室形成联动,进一步丰富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社会力量聚能。结合“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鼓励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积极融入基层治理,通过社区治理动员、公益岗位参与、微心愿认领、项目共建等进一步拉近党群关系,将“红色力量”注入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如,丰翔社区党总支构建“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结合《党员报到手册》推行“指导性内容+自选动作”的项目清单,引导在职党员利用阵地资源开展普法讲座、义诊、志愿服务等活动,发挥在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阵地提能,做实战斗堡垒,彰显聚合效应
服务功能拓展。全面做优、做强、做实街镇级和居村党群服务阵地功能,结合行业属性匹配相应阵地,推进以园区、商圈、楼宇、街区等“理想湾”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正式对外启用南翔游戏谷·理想湾党群服务站,新建新影党群服务站作为在类住宅、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新型居住社区建设党群服务阵地的街镇探索,将党员教育、人才服务、政策咨询、生活服务、产业促进等服务功能融为一体,让党群服务惠及各类群体。资源供给优化。充分发挥50余处暖“新”驿站和2处“融立方”党群服务点阵地作用,从思想政治引领、文化技能提升、生活关怀保障等多个维度出发,打造五“心”服务菜单,持续强化新就业群体的关爱与激励。每年推出“南翔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动菜单”,将“急救侠”应急服务队、“先锋上海·四季行动”等活动作为常态化抓手,为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一系列综合性、立体化服务项目,丰富阵地供给,按需提供服务,助力新兴领域群体融入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