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南翔镇:巧用“三融三乐”工作法,激活农村治理新活力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3-18 点击数:

近年来,嘉定区南翔镇永乐村党总支聚焦老党员多、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等实际情况,探索打造融汇·乐学、融治·乐行、融洽·乐享“三融三乐”工作法,推动形成党员队伍建设“涟漪”效应,激发农村治理新活力。

融汇·乐学,抓好“三个关键”

结合不同领域群体党员特点,在日常学习教育管理上,实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夯实党建根基,筑牢学习防线。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员党性锻炼和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并用好“同上一堂党课”“季度集训周”“强基讲堂”“雁阵赋能学院”等市区镇三级学习资源,为党员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同时,依托党建共建,城乡结对帮扶等项目,与共建单位南翔农商银行、结对党组织南翔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等在理论学习、矛盾调处、乡村治理等方面定期开展交流分享,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实效性。关注群体差异,优化学习服务。永乐村老党员数量占比较大,针对部分腿脚不便、集中参与学习困难的老党员,开展“银青”结对,鼓励青年党员为老党员们送学上门,推动理论学习“不掉队”。此外,结合党员队伍实际,打造“学习菜单”,开展“村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做优“永乐学堂”“农家书屋”等本乡本土学习阵地,进一步丰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及载体。聚焦关键领域,提升学习实效。紧密结合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学习重点,针对不同领域党员特点,利用“场角浪”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开展以党小组为单位的“小班化”教学,扩展延伸党员教育学习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融治·乐行,用好“三股力量”

用好党员队伍中的三股力量,引导其在乡村振兴、网格治理等方面积极作为。用好“老大人”的传家力量。借鉴兄弟单位的“老大人”工作法,发挥辖区内老年人多、老党员多的优势,鼓励老有所为,让他们化身为上下沟通的通讯员、政策讲解的宣传员、化解纠纷的调解员,推动“娘舅”治村。统好“店小二”的管家力量。作为典型的“厂中村”,坚持以“全链条”企业管家模式提供“一揽子”管家服务,引导党员多跑多问多联系,利用包干到网的各条线力量,每月走访检查企业,帮助企业查找隐患、提出建议,联系镇“包联入网”驻点人员开展联合执法,同时提供技能培训和兴趣培养课程,通过真心服务“网”住民心,让企业从最初的“不理不睬”转变为后期主动盘活低效用地。聚好“一家亲”的当家力量。结合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老乡治理”模式,以一个人带动一个人,一个人带动一个地区的人,让村组治理在新村民中也能得到共鸣。如,邀请热衷村公益事业的“新村民”发挥啄木鸟作用,推动治理更高效。此外,以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发展党员等契机主动链接本地大学生、创二代,推动年轻力量成为基层战斗堡垒生生不息的重要抓手。

融洽·乐享,促进“三种提升”

通过搭建多样化服务平台、提供精准化服务内容、探索个性化发展模式,促进党员服务三种提升。促进服务优化。依托永乐村党群服务阵地优势,开展适合全年龄段、各类人群的活动。通过“学堂八讲”平台,每季度举办两次活动,为新兴领域党员提供包括人才政策解读、亲子教育讲座等在内的专业技术类咨询服务。通过“客堂六班”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瑜伽兴趣班、有氧操兴趣班、丝竹音乐兴趣班等各类党群活动。同时,联合永乐养老院共同探索养老、适老模式,结合医疗、文化、娱乐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健康监测、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促进交流共享。积极搭建多元互动、融合共享的交流平台,为村内党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如,探索以“企业+沙龙”的形式为优秀企业家、创二代、能人巧匠、乡土专家、本土达人提供与党员同志、村民群众交流分享的机会,促进知识共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党员成长。积极为年轻人搭建发展平台,吸引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发展,如村内创新型企业鸿翼产业园,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帮助大学生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同时,为村里的青年党员打造培训课程和展示平台,注重加强实践锻炼,给予足够的关怀与支持,助力他们在乡村舞台上绽放光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