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马陆镇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推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等方式,着力破解“动向难掌握、服务难提升、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助力流动党员“融入社区、汇入治理”。
寻“流”为先,实现流动党员精准排摸
为解决流动党员情况摸不透,动向不清晰等问题,采取全面排摸、设立报到点、健全组织等措施,做到“流入找得到”。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准排摸机制。线下由居民区单元网格党组织书记牵头,结合“敲门行动”,联合物业等多方力量,主动上门走访新来片区居住的流动党员开展“地毯式”摸排,做到基本情况、原工作单位、流入时间、联系方式和兴趣爱好“五个清楚”,夯实管理基础;线上用好大数据,运用全国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准确记录流出党员信息并及时向外推送;按照“联系背书—分派流转—接单处置—情况反馈”闭环管理机制,接收处理流入党员信息。推动党员流出登记、流入接转、联系排摸、主动报到、日常管理等业务全程线上办理。用好“报到码”,引导党员主动找组织。依托片区“1+6”的单元网格体系,在炬力微光先锋广场、初心花园、老年学校等地设立报到点,为主动报到的流动党员准备包含一枚党徽、一本党章、一张流动党员联系卡、一本“希望星”服务指南的“社区报到暖心包”,引导他们主动报到亮身份,畅通“归队”渠道。
暖“流”为要,健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资源保障
围绕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以开展活动服务为着力点,创新优化机制,做到“流入有课听”。推出定制化学习菜单。为提高流动党员的学习普适性、针对性、实效性,方便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与线下组织生活,各党支部在“先锋上海”微信小程序推出定制化组织生活菜单,提高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学习教育等活动积极性。同时,用好“同上一堂党课”“初心讲堂”“党课月月讲”等平台及各级党员教育资源库等各类资源,持续推动“党课矩阵”资源直接供给纳管党组织,切实增强党课学习互动性和吸引力。深化多元服务机制。落实走访慰问制度,设立“点亮E心愿”声波平台,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需求。依托我嘉书房、我嘉餐厅、知乎荟馆等资源,常态化提供集学习、就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
融“流”为重,激励流动党员作用发挥
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优势作用,鼓励他们将自身特长与片区治理需求相结合,融入片区治理,做到“流入有作为”。推动表率人物做引领。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组织流动党员承诺践诺,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将所从事工作与片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对片区的归属感、融入感。对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流动党员,引导亮身份、强担当、显作为,带头树立党员形象。参与公益服务办实事。依托“希望志愿者工作室”“悦享服务站”等惠民阵地,鼓励流动党员加入“织补公益队”“双丁啄木鸟”等10余个志愿服务团队,根据各自兴趣和特长,参与磨刀理发、缝补、环境巡察等公益服务活动,有效凝聚服务群众合力。细化日常监督做保障。流动党员正式报到后,依托“1+12+X”的小微网格体系,落实“六个一”工作要求,对每一名流动党员做到:编入一个党的组织、指定一名联络员、发放一套学习用书、建立一套关爱机制、优化一个服务平台、开展一次联建活动。加强日常性对接服务和日常教育管理联系,保证每月至少联系1次,实时掌握流动党员近况和思想动态。鼓励流动党员参加片区楼事群思会、圆桌议事会,为社情民意建言献策,让流动党员从“管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
下阶段,嘉定区马陆镇将进一步推动流动党员从“隐形人”变为“热心人”,有效激活流动党员的红色动能,让流动党员在 “家” 爱嘉,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