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嘉定镇街道侯黄桥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构建阵地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动的“三圈融合”机制,深化“阵地圈”强基、“活动圈”凝心、“服务圈”惠民,织密三级党建网格体系,打造互融互通的服务型社区治理模式,真正实现组织扎根、服务进门、幸福满格,用红色动能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以多元共治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统”领全局,扩展便民“阵地圈”
侯黄桥社区党总支秉持“问需于民、共建共享”理念,以精细化调研为基石,统筹整合嘉丰佳苑、汇城公寓及塔城路800、850弄三个小区的公共空间资源,深入推进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瞄准社区车库、活动室等可开发区域,排摸紫藤廊架、连廊通道、使用率较低的活动室等低效空间,充分开展调研调查,进行创意改造,成功构建“一核多元”社区服务网络,打造各类社区“打卡点”“聚集点”。既有彰显党建温度的党群服务小站和关怀长者的慰老融合角,也有助力基层治理的城管工作室与365议事平台;既打造了汇聚人气的“文化打卡点”与“邻里聚集点”,为居民提供集党群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受到居民多次“点赞”。
“过去总觉得小区缺少活动场地,如今处处是惊喜!”改造后的社区焕发出崭新活力。塔城路800弄广场上,更新后的健身区域智能化健身器械与彩色塑胶地面相映成趣,成为居民健身的热门场所;紫藤连廊和亭子新增了休憩坐垫和各类宣传装饰,让往日斑驳的廊道变身诗意栖居空间,成为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社区合唱团也在翻新的活动室找到了排练舞台,乐于参与社区建设的热心居民在议事厅开辟了协商阵地……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社区中找到归属,孩童的欢笑声、长者的交谈声、志愿者的讨论声共同谱写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遇暖”的和谐乐章。
“协”同并进,营造乐民“活动圈”
侯黄桥社区党总支深耕党建引领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全龄段覆盖、多维度渗透、常态化运作”的民生服务体系。通过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持续开展健身科普、非遗手作、戏曲舞蹈、法治宣讲等公益课程,实现从稚嫩学童到银发长者的全龄文化浸润。结合传统节日,打造“我们的节日”系列汇演和活动,让端午香囊缝制、中秋诗词吟诵成为传承文明的生动课堂。积极组织参加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运动竞技活动,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提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进步。
作为文化惠民的主阵地,党群服务站持续深化“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的“四常”服务理念,图书室变身“亲子共读空间”,多功能厅上演“百姓大舞台”,就连走廊墙面也化身为廉洁文化“流动宣传哨”。通过编织立体式服务网络,有效营造乐民“活动圈”,将文化惠民化作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推动实现“服务零距离、温暖在身边”的治理愿景,绘就“和美家园”幸福图景。
“联”动网格,深耕为民“服务圈”
侯黄桥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理念,依托精细化网格管理,建立以组织联建、队伍联育、资源联享、发展联动为核心的“四联机制”,加强网格共建融合治理。3个小微网格配置了20余名网格员,充分整合辖区各网格内人、事、物、地、组织等资源,跨前一步摸排治理问题。为加强资源互联互动,社区党总支创新“彩虹帮扶”机制,按照红、橙、黄三色预警建立动态档案,联合广厦物业、嘉华医院、韩天衡美术馆等共建单位,落实“党员结对+单位认领+邻里互助”模式,持续延伸关爱触角,不断提升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品质。
依托“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社区党总支推动100余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近20家驻区单位认领“服务责任田”,常态化开展助学结对、便民设摊、政策宣讲等网格服务,助力垃圾分类、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让党徽在网格中闪耀。通过织密“党建+网格+服务”三级融合体系,累计服务辖区居民3000余人次,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书写“党群心连心、社区一家亲”的幸福答卷。
下一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侯黄桥社区党总支将继续强化“三圈融合”,紧紧围绕居民群众需求导向,聚焦“组织力提升、服务力跃迁、参与力激活”三向发力,持续深化“融合—破圈—生长”治理逻辑,让共建共治的涟漪效应持续扩大,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