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菊园新区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组织覆盖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通过“精准摸排、精细服务、精心引导”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流动党员从“流入”到“融入”,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深度转变,为基层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聚焦“流有所依”,精准摸排强基础
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的难题,坚持“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线上便捷登记,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充分依托市级流动党员登记小程序,引导流动党员通过手机扫码填报信息,动态更新党员从业和居住等信息,实现“流入即感知”。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流动党员微信群及时发布宣传信息,确保政策宣传覆盖到每一位流动党员。目前,菊园新区流动党员信息库已覆盖制造业、服务业、灵活就业等10余个领域,形成“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为流动党员精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线下主动摸排,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序”。依托“1+3+26”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点,为报到的流动党员发放联系卡和服务指南。组织党务工作者、网格员等开展上门走访,实现“五个清楚”,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工作单位、流入时间、联系方式、特长优势五方面的情况。
聚焦“流有所管”,精细服务促融入
构建立体式教育机制,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入心见行”。学习有载体。通过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线上远教平台等打造流动党员“指尖课堂”。鼓励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和政策解读,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定期举办专题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文化融合体验、新春送福、学雷锋等活动,提升流动党员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管理不缺位。定期了解掌握每一名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要求每一名流动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实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员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关怀有温度。在重要节假日及时送上党组织的祝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沪宜路街区党支部组建了由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政策帮帮团”,通过线上答疑和线下走访为商户中的流动党员群体解答证照办理、矛盾纠纷等疑难问题。
聚焦“流有所为”,释放治理新动能
菊园新区积极搭建平台,引导流动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专长,实现从“教育管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先锋服务办实事。胜辛路街区和平城路街区的流动党员主动加入“今天我值日”党员志愿服务岗,提供手机日常保养咨询、健康咨询、血压测量等服务,目前他们已将组织关系转入街区党组织;还有流动党员联合平城路街区打造“平城路新聚场”,免费为外卖骑手提供休息驿站和电动自行车打气服务,树立党员先锋形象。协商议事破难题。依托“街区群思会”“圆桌议事会”等平台,组织流动党员围绕电动自行车充电难、新业态群体服务需求等治理痛点建言献策,推动问题解决。辐射带动增效能。主动为流动党员“搭台”,根据流动党员工作岗位、个人特长、兴趣意向,为其“量身”定岗定责,让流动党员“大展拳脚”。引导流动党员在各自岗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合力。
下一步,嘉定区菊园新区将继续深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用精细化服务增强党员归属感,以实事实践搭建基层治理平台,让每一名流动党员都能在城市发展、家园治理中找到发光坐标,真正实现“流动不流失、建功新家园”的治理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