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解决农村地区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现实问题,今年以来,嘉定区马陆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开展好农村地区流动党员登记、接收工作,织密排摸村居“数据网”,畅通党员“服务链”,助力农村地区流动党员“融入村居、汇入治理”。
“流入有巢”,聚焦信息排摸“基本点”,建好流动党员“底数账”
为解决流动党员情况摸不透,动向不清晰等问题,采取全面排摸、设立报到点等措施,做到“流入有巢”。精准摸底排查,明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用好融合性网格工作机制,以“党建+网格”为抓手,重点针对商铺、企业、物流点等新兴领域,通过登记信息比对、谈心谈话等方式,摸清流动党员基本信息、从业状况及组织关系隶属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台账,推动流动党员顺利“归巢”。同步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群”,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志愿活动信息及政策咨询等服务,解决流动党员“找组织难、参与活动难”问题,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设立报道点,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找组织。马陆镇大宏村党总支在村级党群服务阵地、小马驿站、村委办事窗口等人员流动频繁地设置流动党员报到专区,打造流动党员线下报到主阵地,引导流动党员前往咨询报到。同步做好“报到码”相关的推广运用,在党小组长群、党员群内转发“报到码”,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报到亮身份,畅通“归队”渠道。
“流入有爱”,拓宽关心关爱“服务面”,建好流动党员“暖心港”
围绕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创新优化机制精准关心服务,做到“流入有爱”。马陆镇樊家村党总支通过构建长效关怀机制,利用宣传栏、社区云、微信群等方式宣传企业招聘岗位信息,覆盖制造业、电子设备、食品制造、物流运输等多个行业,安排专人及时答疑解惑,打通流动党员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开设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劳动权益保护等课程;马陆镇大宏村党总支依托村“三室一场”综合文化活动阵地,定期开展戏曲队、广场舞、健身等活动,并设置流动党员服务菜单,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暑假活动班等服务,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困难,打造流动党员温馨港湾。
“流入有为”,夯实双向联动“责任链”,打造流动党员“发力圈”
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优势作用,鼓励他们将自身特长与治理需求相结合,融入基层治理,做到“流而有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依托“四个百管”文明实践品牌,搭建“百管商户志愿者联盟”“红色商户示范岗”等平台,引导流动党员结合自身特长参与社区治理。在食品安全宣传、社区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组织商户党员担任“政策宣传员”,推动党员从“教育管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变“身份流入”为“作用流入”,增强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让流动党员敢作敢为,安心可为。
下一步,嘉定区马陆镇党委将持续深化对村居地区流动党员的探索与创新。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优化联络、排摸与纳管机制,实现管理的精准化、高效化,不断拓展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