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要情 > 基层工作 > 内容
马陆镇:红网聚力暖民心,智治共融创未来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近年来,嘉定区马陆镇希望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党建“聚力”、服务“聚合”、治理“聚能”的网格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集合、问题在网格集办的治理格局,打通网格治理的“神经末梢”,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下的阵地建设新路径,擘画党群服务新范式。

党建“聚力”,织密组织网络,激活红色阵地“新动能”

希望片区坚持党建“铸魂”、网格“塑形”,以“1+6+12+N”党群服务矩阵为骨架,打造“1个片区中心、6个居委站点、12个小微网格服务点、N个先锋阵地”的四级联动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网络。依托“片区—单元—小微网格”三级架构,强化“1+3+N”380余名网格人员力量发挥作用,依托公安、城管等各方力量,组织领导协调开展各类网格工作;建立“融筑·希望”片区共治委员会,链接30余家共建单位,形成“星耀街事集”“燃气管家驿站”等40余个实事项目,拧成“一股绳”,共同参与网格治理,以组织体系优化构建网格治理体系,稳稳托住基层治理的“底盘”。

服务“聚合”,聚焦需求导向,整合多元支撑“资源链”

人员“聚合”,赋能“联动力”。希望片区启动“社区合伙人”计划,挖掘达人20余位,培育“紫燕工坊”“童管家”等10余个自治团队,发起“近邻里”“闻书绘本公益”等30余个公益项目。精准赋能焕发活力,结合政策法规、热点案例开展主题培训,持续推动9个业委会工作规范运作。

资源“聚合”,强化“协同力”。希望片区协同专业机构及志愿力量,提供磨刀理发、缝补、血压血糖测量等便民服务,开放“我嘉餐厅”周末用餐时段,推出健康管理、公益理发等便民项目;打造“悦享便民服务站”,通过“三箱三物”共享工具,解决群众“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举办“友邻集市”系列活动,开展“年味集”“夏日集”“丰收集”等惠民集市,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文化“聚合”,凝聚“向心力”。希望片区以“知乎荟馆”客厅文化为载体,开展“希望守艺”非遗活动,组织“希望识世”主题讲座,搭建“时代记忆”等“民星秀长廊”展览5场,创建“六融六艺”品牌,组建舞蹈队、民乐队等社群,推出“习心智行”教育品牌,以“红色动力”微党课为载体,融合理论宣讲、非遗体验、情景教学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文化传承与党性教育的双效赋能,让文化服务浸润群众生活。

治理“聚能”,深化融合共治,构建协同治理“共同体”  

在探索“管理”向“治理”转化的实践中,希望片区积极打造治理平台,创新治理机制,稳步推进融合共治新局面。社区层面依托自治团队,开展“我的家园我做主”项目;街区层面打造“红燃商圈”阵地,开展“街区邻里节”“暖心商户评选”等活动,建立“新兴领域阳光议事亭”,推动快递员、外卖骑手等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提升物业治理水平,依托“我嘉物业”工作站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意见反馈;创新4级协商工作流程,制定专项约请、监督评议等6步走运行机制,形成140余种治理工作法,夯实“发现、流转、协调、处置、反馈”全流程工作闭环。以街事/楼事群思会、圆桌议事会等形式召开周、月、季议事协商会议,讨论事项;推出“潮汐式组织生活”菜单,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治理,如月芽艺术工作室创办人将声乐课程引入老年学校,实现“流入”到“融入”的蝶变。

下一步,嘉定区马陆镇希望片区将持续优化“XING光荟”阵地布局,不断升级“知乎荟馆”“邻嘉集市”等服务IP,进一步深化小微网格“四级协商”机制,奋力擘画党建引领下“宜居宜业、共建共享”的希望新图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