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推进以来,嘉定区南翔镇党委围绕体系融合、队伍聚合、资源整合,探索构建“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高效治理、服务凝聚”的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组织嵌入在网格、力量凝聚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
织密建强组织体系,夯实网格治理根基
网格覆盖更加全面精细。按照“科学合理、规模适度、全域覆盖”原则,全镇共划分中心片区、东片区、西片区三大综合网格,涵盖村居、工业园区、类住宅、商圈等各类型,实现网格覆盖无盲区。组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镇党委结合网格划分,在小微网格层面推进党组织(党小组)建设,进一步严密“片区—村居(单元)—小微网格”组织链,优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协商议事体系更加完善透明。建立健全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融议众商’治理大讨论”综合网格议事平台,持续深化多元参与协商机制,定期研究网格区域内的“三跨”问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应急突发事件等的办理情况,推动“问题发现—协商处置—结果反馈”闭环管理。
应融尽融多元力量,提升网格治理能力
融合专业力量。结合“融合型网格”建设,实行公安、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作为常态参勤力量“驻点入网”,党建、政法综治、民政等工作条线作为动态参勤力量“包联入网”,实现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一网收集、联动处置,推动“多格合一”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跃升进阶。凝聚多元力量。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城乡结对帮扶、“两代表一委员”帮帮团等机制,强化网格赋能,共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如,曙光村党总支以村民需求为导向,将“改造村宅自来水管道”作为小微议题,但由于水管改造系统性强、专业性强,靠村民自己较难。对此,“两代表一委员”帮帮团积极对接自来水厂,并广泛征询村民改造需求和意见建议,就水管改造可行性、路线等展开多次讨论,最终形成水管改造方案,有效解决了村民用水问题。小微网格发挥先锋力量。建立镇片区网格驻点包联制,由机关中层干部、企事业单位正职“包联”村居(单元)网格,由机关科室、企事业单位副职及以下干部“包联”小微网格,做好日常的工作指导和赋能,进一步提升网格运转效率。依托“翎翔”干部学院建设,开展“年轻干部融网成长实践营”,通过年轻干部进阵地、进网格、进项目,进一步充实网格队伍力量,提升网格治理能力。
做实做细支撑保障,增强网格治理效能
聚焦结果运用,建立健全评估机制。依托全勤网格600分评价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客观评价各个网格工作实效,进一步督促改进优化。结合小微网格星级评定、“网格之星”评选,加强三星小微网格示范引领,激发兼职小微网格员及小微网格“五大员”精气神,切实提升群众参与治理的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加强数字赋能,推进网格智慧治理。依托“一网统管”“嘉治理”“e嘉人”等平台,加强数字化应用,打造更多务实管用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网格治理能级。如,永乐村党总支结合“一网统管”平台,将视频监控网和物联网相融合,设立视频监控、地磁、智能手环、水位监测、无线烟感、智能井盖等六大功能,构建形成全域感知、精准识别、实时高效的“小微网格”治理体系。强化阵地建设,推动阵地体系功能转型升级。结合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阵地的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依托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暖“新”驿站建设等,定期开展小哥议事会、街区活动等,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实现党建引领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