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定区江桥镇党委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激发党员先锋动能、服务北虹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持续深化“HONG引力工程”,以“精准纳管、精彩赋能、精诚引领”为抓手,构建流动党员“全周期服务链”,确保流入即纳管、学习不断线、服务有平台,全力推动流动党员在北虹桥“安家有为”。
织密动态数据网,精准纳管夯实基础
通过“源头把关—动态跟踪—定期更新”三个环节,持续织密数据网,切实打好工作基础。多维度采集确保底数清。结合组织体系全覆盖、融合型网格等工作,村居党组织对流入流出党员名单逐一筛查,通过电话问询、上门走访精准摸底;依托线上报到二维码与线下登记表,流动党员扫码即入库,党组织实时对接;联动贵溪泗沥镇、福州永泰县等流出地党组织,协同驻沪商会、海底捞党委等机构交叉核验信息,从源头保障数据真实。全周期跟踪确保流向明。打通扫码报到与线下登记数据壁垒,对党员流动去向、就业变更实时标记。针对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社区、商圈等,通过业主群、技能培训等载体动态联络。同时,与流出地党组织共享党员在沪参与学习、志愿服务等情况,定期互通动向,确保流动党员不脱管。两张数据网确保信息准。建立起流动党员人员和流动党员党组织两个维度的数据库,打通线上流入和线下报到数据壁垒,实行专人专管动态管理,及时完善更新流动党员流动去向、类型、原因、联系方式、就业情况等,收集流动党员党组织联系人、联系方式、纳管党员、所属行业、需求等信息。
打造多元学习模式,精彩赋能提升质效
结合流动党员群体特色,实现学习“全天候、不打烊”。打造线上学习“加油站”。因“地”制宜,通过各种灵活手段畅通理论学习途径。用好微信群、“青声雁语”喜马拉雅等线上载体,打造“学习微课堂”,不定时推送各类必学篇目、专题党课、视频讲座等学习材料,让流动党员线上参与联学、进行专题研讨、分享学习心得。完善“一张清单”增加温度。构建一张“一门式”服务清单,将沉浸式党课、网格游学、参观调研等纳入,同时,结合新兴领域党组织固定党日,“切配”“加工”推出多样化的流动党员服务项目,统筹各级资源打造5分钟、10分钟、15分钟不同时长的“微党课”,为流动党员随时送上理论学习“补给包”。建立双向共管模式。针对每一个流动党员,固定一个联络员,定期联系、指导帮扶、开展活动,落实流动党员学习用书发放、记录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情况等。与流出地建立起常态化联系,定期沟通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等情况,让流动党员“一地隶属、两地共管”。
搭建个性实践平台,精诚服务激发作为
为流动党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持续激活流动党员先锋动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岗位。注重在源头信息收集时了解流动党员的行业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定制“治理项目参与包”,鼓励流动党员为基层建设献一计、为收集社情民情看一眼、为改善环境搭把手。如,金园社区设立的错峰“平安志愿者”、华泰商圈的“安全巡逻员”等。完善意见收集渠道。结合“四百”大走访等工作开展,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走访等方式,收集流动党员的心声与想法,及时了解需求。组织流动党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参与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挖掘流动党员中的“能人”“达人”,纳入网格“智库”中,为基层治理、城市发展等建言献策。构建作用发挥平台。结合“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工作,推动流动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参与到垃圾分类、楼道整治、关怀保障等志愿服务中。如,先农村曹安路北延线市场小微网格的流动党员,针对市场周边乱停车、电瓶车飞线充电等问题,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并主动参与电瓶车停车棚改建工作,很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