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嘉定区江桥镇党委以全覆盖、全优化、全融入的“三全”模式,全力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解“难点”问题,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为北虹桥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全覆盖,提升治理效能
优化阵地,助力基层治理。江桥镇党委以“1+6+N”党群服务阵地体系为抓手,通过优化阵地功能、整合服务资源,推动阵地转型升级、服务精准化和治理协同化。以“双报到”机制为抓手,组织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形成“阵地吹哨、党员报到”的协同格局,实现“小事不出阵地、矛盾就地化解、服务精准高效”的治理目标,切实将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前哨站和基层治理的枢纽站。
多方联动,力促多元化解。形成“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例如,嘉华社区党总支针对居民反映小区内儿童滑梯设施日益陈旧问题,召集江桥镇文体中心、曹江公寓物业管理方、党建结对单位江桥小学,就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改造和美化的可行性进行商讨,形成解决方案。在嘉华社区党总支的统筹推进下,小区通过实施“微更新”工程,全面升级儿童游乐设施,并将周边水泥地面改造为色彩缤纷、充满童趣的智慧彩绘区,使整个儿童活动空间焕发新生。
搭建平台,凝聚治理合力。通过构建“邻嘉议事荟”基层治理平台,整合网格片委会、街区管理委员会等多元主体,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建立问题定期收集、会议定期协商机制,联动江桥镇职能部门及第三方力量,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此前,“邻嘉议事荟”接到金园社区居民反映社区东门缺乏人行横道,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后,立即组织江桥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及党员居民代表共同协商,最终推动完成人行横道划线工作,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安全问题。
多元渠道全优化,提升治理满意度
坚持全天候保障,打通服务“连心桥”。沪江水厂以“党建+为民服务”为引领,通过“四百”大走访、问题反馈、联席会议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将“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转化为服务实效。开设24小时供水服务热线,及时响应群众用水需求;成立党员抢修服务队,通过优化抢修流程、加强隐患排查,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加强巡查值守,全面检修维护电气设备,确保供水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参与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嘉江物业积极推动“红色物业”建设,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提升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小区环境、帮助孤寡老人,增强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信任和互动。
坚持群众满意度,提升治理效力。各村居党组织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公共区域垃圾堆积、垃圾桶满溢、蚊虫滋生及基础设施老旧损坏等环境问题,绿一社区创新开展“周周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整合社区民警、在职报到党员和社区骨干等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将原本杂乱无章的社区环境整治得井然有序,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治理队伍全融入,提升治理活力
结合实践培训,提升治理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精度,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意识,江桥镇创新推出“慧治·新家园”项目,鼓励学员们以角色认领的方式解决基层治理实际问题,为青年干部、社区党员、团队达人提供基层治理学习的新平台。
开展专题培训,普及科学治理。为进一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应用,江桥镇党委特邀复旦大学教授韩福国开展《党建引领全过程协商治理的战略与策略》专题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系统阐释了“民主决策-透明执行-常态监督”的闭环治理机制,为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水平、增强治理公信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