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南翔镇党委紧密结合新就业群体发展实际,在严密组织体系、着力夯基搭台、创新服务模式上持续探索、系统优化,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模式,围绕党建引领、组织覆盖、服务赋能、作用发挥等方面,通过“三个注重”“三个着眼”“三个服务”集聚“三个势能”,持续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突出三个注重,让“新”组织聚势而强
注重条块协同,落实党建责任全覆盖。结合“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南翔镇党委主动跨前对接,依托“格”上统筹与“码”上报到机制,联合网格党组织及经济城、园区已建的“楼小二”专业团队,对区域内顺丰、饿了么、叮咚买菜等十余家网约配送平台企业、六十余家基层网站点开展“行业+属地”拉网式摸排,确保工作“块”上兜好底、“条”上落到地。同时,推进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制度,通过每月普查、季度比对、按年发展、有序纳管等方式,稳步扩大新就业群体党员队伍,年内已吸引多名新就业群体递交入党申请书。
注重上下联动,探索行业党建新模式。紧扣新就业群体党员的特点,建立与流出地党组织“双向管理”机制,通过“一人一档”模式,创建“基本情况清、流出时间清、流入地点清、从事工作清、综合表现清”的“五清”流动党员个人档案,提高精准纳管率。依托“暖新云”小程序科学赋分赋能,压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在快递站点、物流中心等设置“小哥能人榜”,挖掘公益、明星、成才三类典型,打造“乐业发展、推介有道、服务联动”的群体服务新模式。
注重在地融入,积极选树典型出特色。坚持构建“服务—参与—共治”闭环,依托区域内规模最大的集中充电站打造“司享嘉”党群服务阵地,围绕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群体需求,构建“基础服务保障+职业发展支持+综合能力提升”的个性化服务体系,推动形成“服务—参与—共治”良性闭环。
坚持三个着眼,让“新”群体乘势而上
着眼于“建”,持续在“友好场景”上下功夫。围绕新就业群体服务地、工作地、歇脚地,系统绘制“三合一”新就业群体服务地图1.0版本,涵盖六十余个工区点位、五十余家暖“新”驿站、支撑保障阵地及十余家医疗卫生点位等,构建覆盖社区、街区、商圈的多元服务场景,实现“一图在手,服务全有”。
着眼于“优”,持续在“联商暖心”上下功夫。持续推进社区、楼宇、商圈“友好场景”建设,以需求收集、商户挖掘、联动提质为切入点,拓展“小哥友好商家”朋友圈,解决新就业群体“取餐难、歇脚难”的问题。推行“新”声卡反馈机制,经常性组织“小哥友好商家”开展经验分享,目前,首批十五家商户已挂牌服务,提供免费充电、临时歇脚、饮水补给等服务,逐步构建起遍布全镇的便捷服务网络。
着眼于“新”,持续在“提质提能”上下功夫。鼓励辖区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网格员”,联合网格内商户探索小哥推荐、点赞商户等激励举措。已收集四十余条“新”声卡反馈。建立新就业群体网格报到、走访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确保新就业群体“发出的声音有人听,提出的建议有实效”。
增强三个服务,让“新”力量借势发力
聚焦“生活圈”,“需求单”上选服务。依托五十余处暖“新”驿站和两处“潮聚・新π驿站”,深化“小哥议事会”功能,围绕新就业群体碎片化时间需求,探索推出“每分焕能,每时暖心”定制套餐。同时,完善“小哥点单+部门接单”机制,常态化开展“急救侠”应急服务、“安‘新’一夏”送清凉等活动,打造综合性关爱服务体系。
聚焦“工作圈”,“小美融新”强保障。围绕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外卖小哥们“时刻在路上”的职业特性,依托小美“街”力队等共治力量,开展“交通安全小课堂+警示教育案例+义诊送健康”三维赋能,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自身权益保障意识。针对“停车难”场景,联动公安、消防等部门,推动解决印象城非机动车停放安全隐患,增设固定停放点位,有效缓解停放压力。
聚焦“治理圈”,以“声”为桥焕新能。深入挖掘快递外卖小哥、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中的先进典型,依托“之味讲堂”平台打造“融‘新’故事会”,通过社区荐举、行业遴选等方式,邀请优秀从业者分享在产业攻坚、社区服务及难题破解过程中的成长故事。发起“暖新筑梦人”行动倡议,积极吸纳新就业群体担任“区域合伙人”,组建“新‘骑’先锋队”“文明随手拍”等自治组织,引导其从“治理旁观者”主动转变为“共治参与者”,逐步构建起多方协同的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