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指引 > 内容
习近平在上海(八):“习近平同志让我们重新认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全国的特殊意义”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12-07 点击数:

2007年8月30日,习近平同志到上海国资委调研,不仅为上海国有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在精神上给予干部们莫大的鼓舞。习近平同志那一次到市国资委的调研,让大家重新认识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全国的特殊意义,进一步意识到肩头的责任,也重新拾起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决心再次出发。今天本网站刊发采访实录《习近平在上海》——习近平在上海(八):“习近平同志让我们重新认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全国的特殊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国资委的调研中作出了哪些指示?

习近平同志说,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柱、重要基础。上海是国资重镇,地位举足轻重,上海有责任率先探索推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国资国企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他勉励大家要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与完善所有制结构结合起来,促进国资、外资、民资联动发展。要围绕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把国资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要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推动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提升上海国资国企能级与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结合起来,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更主动地“走出去”。

针对当时上海国有经济迫在眉睫的改革问题,习近平同志要求国资委切实转变职能,依法履行职责,加快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既要维护好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又要维护好企业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不当“婆婆加老板”。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实行责任追究,尤其要把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各个关口,努力做到“全过程规范、全方位公开、全社会监督”。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作用,真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有效运行的制衡机制,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形成有效的制约监督。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习近平同志还谈到了对公有制的认识问题,他说,我们讲“公有制为主体”,这个“公有制”不是抽象的,是要有具体量化的,如果没有量化,那就是“玩”概念。他一语中的,大家听了都心悦诚服。

能感到,习近平同志非常了解上海国有经济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问题关怀备至,提出要“让广大职工群众共享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成果”。他说,要认真做好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引导企业完善收入分配结构,稳步提高职工收入;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职工对企业重组、改制和产权转让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职工参与国资国企改革的积极性。

最后,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求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国资系统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上海社保资金案的发生,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党对经济领域的领导作用,所以我认为习近平同志在国资委乃至后来在多个场合强调这个问题,十分必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