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诱惑,习近平同志恰恰要在迷失的精神中重塑精神,而是要重唤这种精神,这也就充分体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今天本网站刊发采访实录《习近平在上海》——习近平在上海(十):“习近平同志诠释的上海城市精神是对上海工人阶级优秀基因的重唤”
习近平为何如此完善上海城市精神?
完善上海城市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之前提炼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用了很多年。但实际上,上海人一度被诟病“精明不高明”,社会上对上海的心胸和眼界也提出了质疑。习近平同志来了以后,很短时间内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认为原来的8个字还不能承载上海的历史使命,又加上了“开明睿智、大气谦和”8个字。确实,上海要建成国际化的大都市,不但精神状态要好,而且心态也要健康,这就是新加8个字的精髓所在。
习近平同志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完善,很多人认为是对上海本身不足之处的一种补充,但我认为不仅仅如此。我感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后8个字非常有群众基础,对我们上海来讲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大气也好、开明也好,都是上海人本身就具备的,他当时专门拿出来大力提倡,就是要激发出上海人民素有的这种基因。他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诠释,我还特意抄在笔记本上,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看:“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要更加坚定地在国家战略下思考和行动。上海的发展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上海的发展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
以上海纺织业为例,上海纺织业的在册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的55万人到现在只有24000人,实现了50多万人的下岗分流和安置转移。面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这么大冲突的情况,上海人能够保持一种稳定、平和、以大局为重、甘于奉献的心态,使得上海纺织业乃至全市100万职工的调整没有出现大的负面影响,这本身就体现了上海工人阶级大气、开明的精神。改革开放这些年上海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也恰恰体现出上海人民的精神本质。
所以,上海工人阶级这种崇高的革命自觉,正是习近平同志总结提炼的 “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完美写照。
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诱惑,这种优秀基因一度被时代的喧嚣所遮盖。但是习近平同志恰恰要在迷失的精神中重塑精神,他能够看到,上海人民并不是缺失这种精神,而是要重唤这种精神、激发这种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他敏锐的洞察力。
其实,前两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也提炼得很好,这也是上海人民多少年来体现出的一种追求。所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城市精神并不是另起灶台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补充提炼,获得了广大上海人民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