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这种关注与熟悉,根植于2007年他在上海工作的那段时间。虽然他在上海工作了7个月零4天,但是他以宽广的眼光视野、深远的战略规划,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今天本网站刊发采访实录习近平在上海(十七):“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上海的各项工作如数家珍”。
习近平同志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是什么?
总书记不论在上海工作,还是到中央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对上海一以贯之的要求,核心要义就是上海要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当然,这个“排头兵、先行者”的内涵也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2007年3月,他刚到上海任市委书记不久,就在浦东新区调研时提出了“上海有责任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2012年,中央对上海的定位是“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每年在上海代表团审议会上都一再重申这个要求。到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做“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从“科学发展”到“创新发展”,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总书记对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现在回过头来看,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排头兵、先行者”的要求,是经过仔细思考和推敲的。从立足上海、放眼长三角的层面来看,他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提出“上海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独惠其身”,必须要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更好地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这其实就是把上海定位为长三角发展的“排头兵、先行者”。从全国层面来看,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初就肩负着挺起中华民族经济脊梁的重任,改革开放以后更要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一步。从国际层面,上海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代表着国家形象。上海做好“排头兵、先行者”,就意味着向世人彰显: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在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导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锐意创新、开放发展,如今跻身世界舞台中央,充分体现出中国在道路、理论和制度选择上的成功。
总书记的要求从来都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具体的、有很强针对性的。他提出上海要做“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同时,也从四个方面对上海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一是改革开放。总书记一直要求上海以自贸区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加快推进司法改革、国企改革、教育卫生医疗改革等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改革任务。二是创新驱动。2014年5月,总书记到上海考察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随后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再次重提科创中心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也列入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当中。之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上海“钱变纸”的能力很强,“纸变钱”的能力相对较弱,就是指高校科研机构每年有很多科研成果,发表很多文章,但是都没能“落地”、转化成应用成果,这是非常可惜的。这样的现象不仅是在上海,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情况。总书记提出的科创中心建设,就是旨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能力。现在,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一大批先进实验室成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海下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社会治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书记曾多次讲道,上海作为一个沿海发达地区的样板,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同北京一样都有着疏解非核心功能的需要,这就要在治理上下功夫。他还特别强调,“管理”和“治理”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2014年,上海市委设立的“一号调研课题”就是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展开的。四是全面从严治党。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工作。他对上海试行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的相关政策予以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