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他山之石 > 内容
松江区: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精神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1-07-13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7月1日,历经数月调研讨论的《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正式施行。松江区各级党组织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记忆

今年,松江有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区文化旅游局党组历来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指导各街镇保护红色资源,不断提升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作水平。修旧如旧,以求其真。松江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不少红色资源本身就是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末清初的马相伯故居于2002年由泗泾镇人民政府修复后对社会开放,更多人了解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的创办人悲壮传奇的一生。进入21世纪,泗泾镇人民政府按照“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科学修缮原则,每10年对马相伯故居进行大维修,保留老宅旧貌。充实史料,还原历史。史量才故居是清代建筑,1924年进行翻建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松江县政府曾在这里办公。2000年,泗泾镇政府将故居修缮一新并向社会开放,同时,陈列了史量才生前用过的红木雕花床等家具,并通过史料,介绍著名爱国者、杰出的新闻事业家、中国现代报业巨子史量才的“国格、报格、人格”。专项检查,定期维保。有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居民区内,有的在老街,有的在偏僻乡野,区文旅局党组和各街镇党(工)委切实担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补充消防灭火设施,提高消防应急处置能力,整改电线电路,消除安全隐患;加装围栏设施,有效保护开放在小区中的红色资源。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区委党史研究室围绕区内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历史背景,讲好、讲活红色故事,通过出版一本书、开发一系列微视频、培养一支宣讲队伍,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传承好松江这片热土上的红色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梳理英烈事迹,出版一本书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重新整理松江英烈传记,采访烈士后人,梳理红色纪念地,编辑出版《闪亮的名字——松江英烈》,讲述英烈事迹和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故事。相关文章在《松江报》、上海松江APP“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专栏登载。拓宽宣传渠道,拍摄系列视频。区委党史研究室围绕松江英烈事迹、重大革命事件等,开发系列微视频,在学习强国APP、松江组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并在松江有轨电车车厢与站台滚动播出,开展全方位宣传。开发精品课程,培养一支团队。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区委党史研究室成立“云间青史宣讲团”,打造松江党史系列精品课程,在全区开展宣讲31场次,听众近3000人。其中,宣讲团骨干成员首次尝试在思鲈园广场、乐颂坊开展广场党课《松江烈士陵园内牺牲最早的烈士吴光田》,受到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

用好红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会说话的历史”,红色文物更是百年党史的见证,承载着共产党人的风骨和气节。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宣传部加强对红色文物资源的利用,通过开辟党群服务阵地、打造红色讲解员队伍、开展“党课开讲啦”等,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们干事创业的新动能。开辟党群服务阵地。在参观红色资源、聆听系统讲解后,让党员群众有一个能够坐下来回味历史、触摸历史的场所,区党建服务中心联合各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红色资源内开辟党群服务阵地,进一步发挥党群服务阵地政治、服务等功能。打造红色讲解员队伍。拥有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泗泾镇,打造了一条红色学习路线,串起了古镇的红色资源,同时串起的还有一支20人组成的红色讲解员队伍,他们都是来自全镇各级党组织的党员志愿者,对古镇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沉浸式学习、全方位讲解,引导党员干部永葆为民情怀、永葆担当本色。开展“党课开讲啦”。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史研究室、区委党校等单位,在去年“吾讲四史”“党课开讲啦”挑选出的100余堂优秀微党课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党课开讲啦”精品课程,让广大党员群众在历史大背景下理解革命者的命运与选择、历史事件的意义,引起大家共鸣、传承先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接续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