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更快更好地融入基层治理,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延伸,通过下好“先手棋”、推动“全覆盖”、拓展“服务圈”、画好“同心圆”,赋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激发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聚焦“新”业态,下好摸排调研“先手棋”
组建调研队伍,通过现场走访、档案查询、电话征询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地毯式”摸排、“体验式”调研,梳理人员数量、入党(团)情况、技能、发展意愿、意见建议等信息,建立动态工作台账和线上交流群,切实做到市场主体清、就业人员清、党员情况清。目前,共摸排快递网点6个、外卖配送站点6个,总计从业人员近600人。
汇聚“新”力量,推动党的工作“全覆盖”
根据快递网点多、人员流动大、党员数量少、组织关系复杂的特征成立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的活动小组”,同步建立党群工作者定点联系骑手小哥“早会集合点”沟通联络机制,在不影响小哥们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他们的工作间隙,以宁聚里党群服务阵地为载体,开设“早学一分钟”微课堂以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同时,依托凝聚长宁“暖新巢—暖新云巢”线上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小哥们在线观看一心向党、疫情防控、交通安全等学习视频,参与丰富多样的答题竞猜等活动赢得积分奖励。至此,形成“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学习教育模式,全力推动党的活动小组覆盖从“有形”向“有效”提升。
搭建“新”平台,拓展关心关爱“服务圈”
聚焦“取件的点、送餐的路、租住的家”,统筹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沿街面金融机构网点等阵地资源,合理规划“暖新巢·小哥驿站”,配备桌椅、书刊、饮水机、充电宝、无线网络、应急药箱、共享雨具等基本设施,为他们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等贴心暖心服务。同时面向辖区内新就业群体征集“微心愿”,为他们提供职业帮助、法规咨询等服务;开放社区图书屋,便于他们自由借阅社区书籍;开展“夏送清凉”等送关爱、送温暖活动,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目前,4个“暖新巢·小哥驿站”已全部投入使用,已慰问新就业群体300人次。接下来将进一步结合周家桥辖区狭长的地理特征,以网格化分布推进“暖新巢·小哥驿站”全覆盖。
激发“新”活力,画好双向赋能“同心圈”
注重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内生动力,鼓励他们在亮身份、作表率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包括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环境治理、治安巡逻、文明劝导、信访排查等日常工作,促进双向融合、双向服务;同时,倡导小哥骑行文明、骑行安全,共同为文明城区的创建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传递“新”温暖,贡献“新”力量,彰显“新”作为,担起“新”使命。
下一步,周家桥街道将积极挖掘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中的先进典型,评选一批“最美骑手”“最美快递员”等,提高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