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他山之石 > 内容
闵行区吴泾镇:党建引领街居融合 共建共享“街区网格”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05-06 点击数:

永德路作为闵行区吴泾镇最早开发、最热闹的商业街,整个街区商铺林立、社区密集、单位集中,随着近年人流进一步加大,街区环境顽疾还无法有效根治。吴泾镇党委通过党建引领、组织联动、社会参与,使街区治理由政府部门“单打独斗”走向各类主体的“抱团合作”,为深化网格治理打造出示范田。

组织建起来,为街区治理“塑魂”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吴泾镇党委按照“覆盖全面、边界清晰、便于服务”原则,将沿线的6个住宅居民区、381家商铺划分成14个网格党支部、20个网格党小组,设置党员责任区6个,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街区中每个细胞单元和神经末梢,推动基层党建与街居治理的有效衔接。枫桦景苑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沿线居民区、学校银行、具有代表性的商户党组织代表等21家党组织组建街区党建联盟,负责共治管理。党建联盟每月召开联合例会,先后就背街小巷脏乱差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整治、商铺油烟扰民整治等开展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目前,街区的垃圾分类、街面秩序等指标连续保持优秀等次,永德路获得“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等光荣称号。

制度立起来,为街区治理“打底”

街区党建联盟成立后,需要有相应的运行机制来推动街区共治。枫桦景苑居民区就成立了街区专项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共19名,由商铺业主、街区物业公司人员、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区域单位负责人等组成,并形成议事决策制度。专委会每季度以例会的形式,收集各方对街区治理的意见,并向镇党委、政府提供合理建议。专委会提出的开放地下停车库、间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方格、居民区出入口更改双黄线、商铺门责“红黑榜”评分督查等民生项目都得到了落实。每月的环境整治日更是成为街区治理的生动实践,各方在专委会的组织下产生了聚合效应,形成了“其乐融融一家亲”的街区治理格局。

队伍聚起来,为街区治理“强身”

枫桦景苑居民区党总支注重发挥党员的主心骨作用,依托“双报到、双报告”机制,让300余名在职党员、社区骨干、能人达人、新就业群体、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就近到街区、网格领办服务项目。调动各方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积极性,成立永德路党员志愿者团队以及“啄木鸟”督导团队,负责开展街居志愿活动和日常巡查工作。街区融合模式推广以来,还将机关党员干部、社区民警、综合行政执法队员、物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医护人员等纳入网格员队伍,细化网格员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参与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职责。疫情防控期间,网格员分网格、包楼栋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助力街区党组织高效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平台搭起来,为街区治理“活血”

为了创建平安街区,街区沿线建立起1处“平安屋”和5处“平安岗”,“平安屋”“平安岗”整合了居民区门岗、沿街商铺以及志愿者等非警务资源,成为化解矛盾的“分中心”。随着居村党群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街区内的网格党组织聚焦全年龄段提供多元特色服务,先后设置“党员加油站”“爱心暑托班”“青年之家”“小哥来吧”等党群“微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党员议事会、居民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把党群服务延伸到所有商户、群众身边。街区还整合区域资源,形成了包括创业支持、手工劳作、子女带教等4大类20余项的街区资源清单,向街区各成员开放,让街区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群众需求得到更快响应、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得到升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