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他山之石 > 内容
松江区永丰街道:三式焕新,绣出“美好”实景图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1-22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家门口”美好生活的向往,松江区永丰街道党工委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项目为平台,通过强化街区引领、激活多方资源、增强活动供给、推动城市更新,努力打造可看可感可知的具有仓城特色的“美好城市会客厅”,助力古韵仓城“焕新”归来、再启新程。

众人划桨向美行,开启“群聊模式”破圈互融

同向发力,扩大多方赋能“朋友圈”。发挥“部门下沉、智库蹲点、专家指导、各方协同”机制优势,形成社区、风貌区、街区、校区“四区”联动良好格局。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区文旅局等专家团队赋能下,与仓城开发建设公司、运营团队首创郎园,街道党群、宣传、风貌区街区党支部、居民区党组织等各方力量跨界合作,围绕街区自治共治、仓城文化IP打造、活动推陈出新、硬件更新等头脑风暴、破题探索,通过首次多方碰头会、行走仓城集体“探店”以及线上线下多次专题协商的思维碰撞后,形成问题、需求、赋能和行动清单各6项。

地校携手,激活对口专业“人才库”。街道党工委及时推出风貌区实践岗位、由专业对口的两所院校学生“认领”,以志愿时长申报登记的形式转化学分,与两所院校建立大学生服务管理长效机制。为更好发挥高校智库资源优势,视觉艺术学院和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团队,分3批对风貌区内商户、居民、游客开展实地调研,赋能团队认真梳理近200份问卷,提出关于活动宣传、文旅体验、设施配套等7条有效建议,鼓励具备策划、剪辑和设计特长的9名大学生参与“微影市集、巡游、展览”等活动;立足风貌区商户展馆资源推出非遗体验研学项目,并与区文旅局非遗部门建立沟通预审机制。

酒香也怕巷子深,开启“刷屏模式”扩大宣传

构建“立体式”宣传推广矩阵。“我到了老街才知道有这么精彩的体验项目,如果网上多点攻略和推送就好了。”针对游客的诉求,街道党工委引入专业团队首创·郎园负责风貌区整体运营,建立“专业运营+多维推介”宣传推广模式。充分运用好仓城古韵”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多个社交平台,每周高频更新活动预告,及时发布“仓城微影节”“仓城艺术仓库计划”“古建筑讲座”等推文90余篇,为游客畅通“一站式”获取风貌区信息的渠道。在区文旅局的赋能推介下,“放松去 乐享会 人文游”之《松江人文十二时辰》系列活动将仓城列入其中,精心设计《天下粮仓》实景活动,融媒体资深主播变身“仓城种草官”,叙述仓城历史,展现焕新蜕变。

拓展“体验式”互动出圈活动。聚焦“每月2场中小型、每年1场大型”仓城IP活动运转机制,因地制宜实现“思源·仓城”党群阵地联盟资源再整合、互动再加强、能级再提升。“古韵满仓·今朝启城”项目启动盛典、中秋“代表月亮治愈你”系列活动、七夕节“浪漫复兴计划”“一月一非遗”系列活动、首届仓城微影节……自2024年8月起,聚焦风貌区非遗曲艺、美学展览、社群活动、艺术市集、宠物派对等主题,引入创意地摊、OST音乐会、影视角色NPC巡游、光影秀等青年人喜闻乐见、新意十足的方式,已开展近20场“出圈”活动,吸引更多党员群众走进思源·“丰”景仓城行走党课,用文化基因唤醒仓城新韵。

全景梳妆迎客来,开启“美颜模式”提级增能

练好城市更新“绣花功”。“停车位不能满足需求”“餐饮店还不够多”“厕所布点还不够合理”……仓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联动街道职能部门,对李家弄及中山西路临时停车场进行平整工作,扩大车辆停放区域;对部分围墙开展美化工作,提升旅游体验;积极推进绿化养护工作,完成玉树路、中山西路路口绿化环境改造工程,为居民游客提供驻足休憩和拍照打卡场所;新引入醉初、可染丹青、抓马聚舍等餐饮店,从传统美食到创意菜系满足多样化口味需求;周边居民区党组织联手启动“风貌区建设综合服务志愿”项目,风貌区街区党支部通过成立“hua”仓城议事联盟、发放联“新”卡,推出骑手暖心包等方式,收集并解决沿街商户等10余个诉求,不断拉近风貌区商户和居民的“心”距离。

绘制宜商宜游“一本通”。面对商户提出的开馆流程、开馆清单、政策法规不清晰情况,街道党工委整合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管理办等职能部门力量,梳理风貌区内新开展馆需办理的手续和注意事项等,精心汇编“美好开‘馆’指‘难’针”手册,让商户“一本通”了解开馆全流程,为商家入驻、后续经营提供可借鉴经验指南。面对游客提出对风貌区内场所分布不了解的情况,在中山西路、秀南街设立多处指示路牌,方便居民游客出行;制作“行走仓城”旅游手绘地图,涵盖停车场、各点位、餐饮等公共设施,做到“一图在手,走遍仓城”,用“绣花”手法“绣”出风貌区“老”街“新”治样板,让“一站式”服务蓝图变为美好“实景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