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他山之石 > 内容
青浦区盈浦街道:党建引领“三驾马车”“一网三邻”共筑社区温暖家
来源:上海智慧党建 发布时间:2025-08-06 点击数: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青浦区盈浦街道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驱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强化三元共治体系,依托“一网三邻”赋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老旧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三驾马车”红色蓄能,深化联动机能

西部花苑居民区党总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三驾马车”核心力量,通过选优配强关键岗位、强化党组织建设、指导红色物业创建,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深度联动,为社区治理持续注入红色动能。建立“三元联动”机制。建立“三驾马车”周一接待日,党总支通过召集月会、季会、临时会等“三会”,实现日常事务定期研讨、长期规划季度统筹、突发问题及时商议,强化三方共商能力,快速回应民生诉求。选优配强业委会。党总支推行多元选拔机制,广纳熟悉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且在特殊时期或公益服务中表现优秀的党员群众进入业委会人才库,从中选拔组建业委会。物业公司在基础管理向多元服务跨越升级。如:开展民俗节日爱心闪送传递温暖,对独居老人等特殊家庭实施停车费、维修费减免,开放物业配套用房供居民共享使用等,全方位提升物业服务温度与居民获得感。

“佐邻友里”治理网格,畅通诉求渠道

织密“佐邻友里”治理网格。党总支划设6个治理网格,并指派社区干部、物业负责人、业委会成员、社区民警成为网格治理员,深度融入网格,同时在每个楼道内构建“党总支—网格治理员—志愿者”组成的三级“楼管会”,动员500余名党员及居民骨干担任楼道志愿者。畅通“1+1+1+1”民生诉求通道。即每个楼道建立1个楼道微信群、每户发放1张便民联系服务卡、设置1个民生热线、设立1个民情收集二维码,建立多元结合的诉求受理平台。形成“网格吹哨”3级处置机制。楼道小事由志愿者牵头协助解决、楼道急难事由网格治理员快速解决、社区大事由党总支统筹协调解决。通过“网格吹哨、3级联动”,实现“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

“安邻”议事平台,闭环解决难题

综合联席共解民忧。针对社区疑难顽症,党总支牵头召集“三驾马车”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综合联席会,成为问题解决枢纽。如:为解决小区非机动车飞线顽症,经商议引入第三方增设230余个室外分散式电动车充电插座,解决了居民的充电难题,也降低了架空层飞线充电的消离安全隐患。为解决二区停车难,召开党员、群众议事会10场,经业主大会征询后,调整公共绿地,增设停车位近100个,同时调整停车管理办法限制不合理机动车辆的停放;协调动迁基地打通围墙,拓展停车空间,西部五期实现了一车一位的居民诉求,使该小区停车投诉降为0件;申请临近道路的错时停放、推动三元河菜场应急停放机制,使西部一区停车投诉大幅下降。指导考评增能效。落实“一员一访一评”机制,即聘请街道退休处级干部成为“物业指导员”,开展民意调研,指导督促物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业委会针对物业报修处置情况建立回访追溯机制,严把维修质量关;每季度联合业委会对物业公司开展联合考评,落实激励机制,督促物业尽责履职。通过“安邻”议事平台形成了“问题发现—党组织研判—‘三驾马车’分工—闭环反馈”的治理链条,确保社区治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惠邻”公益行动,精准匹配服务

党组织统筹“三驾马车”治理“短板”,梳理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联动20余家共建单位,精心定制2份“惠邻”公益菜单。通过“线上认领+线下对接”,90余名在职党员认领330余项任务,如党员志愿者成立晚间巡逻队,针对小区非机动车飞线等问题开展巡查劝说;20余名党员志愿者认领公共绿地,成为护绿志愿者;捐赠太阳能为缺少光照的公共楼道安装太阳能灯等。共建单位年均开展超百场活动,实现“居民点单—三方派单—单位接单”的精准服务,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睦邻”特色团队,激发自治活力

在党组织引领下,“三驾马车”协同孵化近20支自治团队,涵盖法律调解、便民服务等领域。王老师法律事务工作室受理法律咨询上万件,并协助化解各类物业矛盾纠纷,物业管理费逐年提升,收缴率达96%以上;播绿者小队微改造9处脏乱差公共绿地,提升了小区绿地品质等。推动社区治理从“政府主导”向“党建引领+‘三驾马车’驱动+居民自治”转变,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