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变革等多方面原因,部分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成本化”倾向增强,这严重影响了党员的质量,更损害了党和党员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入党讲“成本”即指入党动机功利化,不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为了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而是考虑投入成本与所得利益,他们只是想通过党票这一政治资本,找一份好工作、增加声望和财富、给家庭添光增彩……甚至是为了赶时髦,这些人把党员身份当成一种特殊的标签,入党就是为了个人得到好处。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这种“带病入党”可能演化为大问题。
严把“入口关”是预防入党“成本病”的前提。发展党员必须把思想入党贯穿全过程,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做好入党动机的考察和甄别,绝不能片面以学业成绩、工作业绩或能人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在考察中,除要对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进行原则考察,还要对其入党的行动被曲解、误会时,能否坚定信念等非原则性考察。应当承认,端正入党动机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定位的,所以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调整不合格人员。
正确教育引导是治疗入党“成本病”的良药。经常的教育提醒是最好的防微杜渐。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有的把关不严,降低了标准,有的为了追求“能”和“绩”,让许多动机不纯、讲成本的对象进入了党员队伍。对于此类党员,无法一刀切,这就要求我们围绕保持信仰纯洁,通过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忠诚意识,解决好入党为了什么、入党后干些什么的基本问题。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通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患于未然。
严肃党纪党规是根治入党“成本病”的手段。对于党组织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大意义,严格遵循严格程序,严守纪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决不能搞庸俗化,搞不正之风。对于党员个人而言,入党是加油站,而非终点站。决不能有 “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更不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侵害人民的利益,损害国家的利益,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对此,严肃党纪党规,对那些在入党问题上“开后门”、做交易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那些屡教不悔、屡教不悟的党员,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清出党的队伍。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系党的生命,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实践中,我们只有贯彻执行好《细则》,才能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保证发展党员质量。
(作者单位:新成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