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组工笔谈 > 内容
江桥镇江安社区黄骁:学思践悟“第二个结合”,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3-09-15 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第二个结合”中汲取精神内涵,将思想解放作为转变作风的新动力,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信念,才能找到解决新时代下社会发展的各类突出矛盾的方法与思路,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持续加强作风建设需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内涵

“两个结合”本质上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所传递的新的精神指导。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指导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到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强调“第二个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回顾百年党史,从“八七会议”以思想上的统一开启了我们党独自担当领导中国革命艰巨使命的伟大征程,到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次的伟大历史转折都源于思想解放。由此可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二个结合”为持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理论遵循。

行动是思想的检验,持续加强作风建设需用实际行动检验“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重民本、崇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也提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表达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从上海杨浦滨江的工业“锈带”转变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活“绣带”,到上海中心城区在改善居民生活的同时,实现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协同推进风貌区旧改工作……这些生动的案例正是以“第二个结合”为思想指导,改进工作作风,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树立“以用促保”的理念,让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功能完善与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有机结合。可见正是思想的解放,才有工作作风的改善,为开辟实践“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新的赛道。

思想与行动相辅相成,持续加强作风建设需要两者统一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只有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在思想上融会贯通,实现思想作风建设的改善,才能不断探索解决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只有在思想解放的基础上,才会让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在实际的工作作风中以民为本,化解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矛盾冲突。可见,坚持思想与行动上的统一,以思想作风建设凝心铸魂,以工作作风建设注入动能,人民至上的城市魅力才会不断上扬。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思想先进,寻求思想解放,才能在“乱云飞渡仍从容”中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在化解人民群众突出的矛盾中赢得满意感、幸福感、收获感。


分享到: